时间: 2025-05-05 09: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17
生查子
作者: 苏轼 〔宋代〕
三度别君来,此别真迟暮。
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酒罢月随人,泪湿花如雾。
後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君之间的离别之情。我已经三度与你相别,这次离别的时刻让我感到愈加苍老。我的白发已经全白,明天你就要去淮南了。饮酒之后,明月似乎伴随在我的身边,泪水浸湿了花朵,像雾一样朦胧。后来的月份里,我会追随你回来,梦中却总是在湖边的小路上徘徊。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均有极高的成就,尤以词最为人称道。苏轼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豪放,具有强烈的个性。
这首《生查子》创作于苏轼晚年时期,正值他人生的多次离别与思乡情切,表现了他对逝去时光和友人分离的感慨。
《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思念的深厚。开头“三度别君来”便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暗示着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此别真迟暮”不仅仅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隐含了对个人老去的无奈与感伤。
“白尽老髭须”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淮南的离去象征着一种不可逆的失去,诗人用“酒罢月随人”来描绘自己在饮酒后的孤寂,月亮仿佛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随他而行,却又无形中增添了孤独感。
接下来的“泪湿花如雾”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与眷恋,花朵被泪水浸湿,寓意着思念的苦楚。最终,“後月逐君还,梦绕湖边路”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美好希冀,展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重逢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重聚的希望,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友人的浓厚情感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这首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谁?
A. 朋友
B. 爱人
C. 家人
“白尽老髭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伤感
C. 愤怒
“泪湿花如雾”中的“泪”代表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伤感
C.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