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45
滴尽莲花夜漏残。相思拍遍小阑干。吹箫人去,碧月又团圞。莫向华胥寻睡蝶,梦魂飞不倒长安。枕函倦倚,曲曲是关山。
夜已深,莲花的滴露已经停止,思念之情在小栏杆上不断拍打。吹箫的人已经离去,碧色的明月又变得圆润。不要在华胥的梦境中寻找那只沉睡的蝴蝶,梦中的魂魄依然无法回到长安。倦怠地依靠在枕头上,心中满是曲折的关山。
赵我佩,清代女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与生活。其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善于描绘内心世界。
《琴调相思引》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女性地位相对低下,诗人通过词作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由的渴望,同时反映出社会对女性感情的压抑。
《琴调相思引》展现了深切的思念与孤寂的情感。开篇“滴尽莲花夜漏残”以时间的流逝引入,莲花的滴露象征着思念的细腻与无奈,令人感受到时间带来的愁苦。接下来的“相思拍遍小阑干”更是将思念之情具体化,描绘了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倚栏的孤独感。
“吹箫人去,碧月又团圞”中,吹箫的人象征着曾经的陪伴与快乐,一旦离去,留下的只有冷清与思念。明月的团圆则与失去的亲情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离别的痛苦。
“莫向华胥寻睡蝶”一句,警示自己不要沉迷于美好的幻想,华胥之梦虽美,却终究无法替代现实中的失去。最后两句“梦魂飞不倒长安,枕函倦倚,曲曲是关山”将情感推向高潮,梦魂无法归故里,倦怠的心情被山川阻隔,展现出一种无力感与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富有诗意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全诗围绕思念与孤独的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通过自然意象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滴尽莲花夜漏残”中的“滴尽”是什么意思?
“吹箫人去,碧月又团圞”中,碧月象征什么?
“梦魂飞不倒长安”中的“长安”指代?
《琴调相思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强烈的思念之情,但李清照更多描绘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而赵我佩则通过自然景物渲染出深沉的孤独感,二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