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于中好·雁贴寒云次第飞

《于中好·雁贴寒云次第飞》

时间: 2025-07-27 08:09:24

诗句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9:24

原文展示: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白话文翻译:

大雁依次贴着寒冷的云朵飞行,向南飞去却仍然怨恨归来的时刻太晚。谁能骑着瘦马走过关山,正值西风吹拂鬓发的时候。人影渺渺,思念依依,周围再也没有芳香的树木和乌鸦的啼鸣。只好把窗前的月光轻轻扫去,留给今天的离别照耀。

注释:

  • 雁贴寒云:大雁紧贴着寒冷的云飞行,描写了秋冬季节的景象。
  • 怨归迟:怨恨归来的时间太晚,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惋惜。
  • 瘦马:指骑马的人,形容马瘦弱,象征艰难的旅途。
  • 关山道:指艰险的山路,表现出旅途的艰辛。
  • 西风扑鬓时:西风吹拂着鬓发,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临近。
  • 人杳杳:指人影渺小,形容孤独。
  • 思依依:思念情深,形容对离别的深切怀念。
  • 芳树:指美丽的树木,象征美好的环境。
  • 乌啼:乌鸦的鸣叫,通常与哀愁相关。
  • 扫黛窗:指清扫窗前的黑色月光,象征离别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柳泉,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于中好·雁贴寒云次第飞》创作于清代,正值纳兰性德个人生活的困扰与情感的波动,诗中所描绘的离别情景与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秋冬季节为背景,通过对大雁飞南的描写,揭示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之情。开篇即以“雁贴寒云”引入,展现出大雁在寒冷云层上空的孤独飞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接着提到“怨归迟”,既表达了对归来的期盼,又暗含了离别的不甘。

“谁能瘦马关山道”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奈,诗人以瘦马象征自己在逆境中的挣扎,展现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后两句“人杳杳,思依依”则描绘了孤独的状态,思念的情感愈发浓烈,令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则通过月光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月光的清冷与离别的情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是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贴寒云次第飞:描写大雁在寒冷的天空中依次飞行,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向南犹自怨归迟:大雁向南飞,却仍在抱怨无法及时归来,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3. 谁能瘦马关山道:问谁又能骑着瘦马走过崎岖的山路,暗示旅途的艰辛。
  4. 又到西风扑鬓时:西风吹拂鬓发,象征着时光飞逝与离别的临近。
  5. 人杳杳,思依依:形容人影渺小,思念愈发深切,渗透出孤独感。
  6. 更无芳树有乌啼:周围不再有美丽的树木和乌鸦的鸣叫,象征失去的美好。
  7. 凭将扫黛窗前月:将窗前的月光轻轻扫去,暗示对离别的无奈与忧伤。
  8. 持向今朝照别离:留给今天的离别照耀,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雁比作离别的象征,暗示情感的迁徙。
  • 拟人:用“怨”来描绘大雁的情感,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连接。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对仗上十分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离别与思念,常与迁徙、孤独的情感相关。
  2. 寒云:代表寒冷与孤寂的环境,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3. 西风: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乌啼:与哀愁相关,强化了离别的悲伤情感。
  5. 月光:象征思念与孤独,清冷的月光衬托出离别的阴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雁贴寒云”的意思是?

    • A. 大雁飞得很高
    • B. 大雁在寒云中飞行
    • C. 大雁在春天归来
  2. “谁能瘦马关山道”中“瘦马”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自然的景色
    • C. 快乐的心情
  3. 诗中提到的“西风扑鬓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离别的愁苦
    • C. 归来的喜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恋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细腻。
  • 《水调歌头》:描绘了对月的思念,与《于中好》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西江月·绛蜡攒宝炬 西江月(十二之十二) 西江月 其十 橘灯 西江月 其二 听蛙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白扇 西江月 石鼓山雨中作 西江月 悼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觅迹寻踪 严词厉色 包含堂的词语有哪些 棼刍 马翻人仰 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恢伟 氏字旁的字 沙船 穴宝盖的字 爿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愀然无乐 佛旨纶音 赃罚 蹈节死义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