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4:59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 其一
作者: 顾翃
三月孤悬斗大城,
四邻俱陷绝援兵。
重关尚设颠当守,
一穴潜通蠮螉营。
君子空悲化猿鹤,
天公未肯戮鲵鲸。
腐儒纵复从宽政,
七十头颅悔幸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严酷的冬季,诗人身处困境,感慨万千。三月时节,孤悬的大城被围困,四周的邻居也陷入绝境,无法支援。重重的关口尚在设防,然而却有一个秘密通道通向敌营。君子只能徒然悲叹,化作猿鹤般的无奈;老天似乎也不愿意施加惩罚于那些巨大的生物。即便腐朽的儒者再怎么推崇宽政,七十个头颅也只能在悔恨中幸存。
作者介绍:顾翃,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境遇,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时局的无奈与对人道的关怀。
该诗通过对困境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反思。诗中用“孤悬斗大城”表现了城市的孤立与无助,紧接着“绝援兵”两句则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感觉,四周的邻里也无法提供支援,显示出一种人心涣散的悲凉。接下来的“重关尚设颠当守”,让人感受到即便在危局中,仍有防守的必要,暗示着对生存的渴望与不屈的精神。
“君子空悲化猿鹤”一联,通过化作猿鹤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局势无能为力的怨恨与哀叹,生动描绘了内心的挣扎与失落。最后两句则用“腐儒”和“七十头颅”来指责那些无能的知识分子,同时也反映出普通人的无辜与悲剧。整首诗在悲怆中透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绝望,以及对无辜者命运的深切同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起到了增强情感的作用,也让读者在思考中感受到深层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悬斗大城”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繁荣的城市
b) 孤立无援的城市
c) 热闹的乡村
“君子空悲化猿鹤”中的“猿鹤”象征着什么?
a) 高尚的理想
b) 无奈与悲伤
c) 勇敢的斗志
诗中提到的“七十头颅”是指什么?
a) 无辜者的牺牲
b) 权贵的头衔
c) 知识分子的智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