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09:46
戏题牡丹
作者: 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这首诗表达了牡丹花的美丽与内涵。诗人感叹牡丹花在阴影中绽放,何必相互攀比轻盈的姿态。清晨的阳光下,牡丹花如同新妆的女子,面对客人时却含蓄内敛,似乎不愿多言。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蜜蜂则忙于采蜜,尽显生机与活力。虽然长年事事繁忙,心中烦恼已抛却,今天在栏边的牡丹花前,眼前一亮,倍感清新。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牡丹”一词常与富贵、繁华相联系。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被誉为“花王”,象征富贵与吉祥。诗中所描绘的双燕和游蜂则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以其散文和诗歌著称,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作品应当承载伦理和道德。
诗作成于唐代,正值社会繁华与文化昌盛时期。韩愈对牡丹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戏题牡丹》一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阴隐与轻盈的对比,揭示了美的多样性和内涵的深刻。牡丹在晨光中的绽放,仿佛是新妆的女子,既展现了外在的华丽,也暗含了内心的隐秘情感。
诗人通过对双燕和游蜂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燕子和蜜蜂的忙碌,映衬出牡丹的恬静与优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两句“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则点明了人对生活的反思,抛开烦恼,享受眼前的美好,这种闲适与豁达的心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强调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诗中“阴隐”指的是:
A. 光明的地方
B. 幽暗的地方
C. 开放的空间
D. 高处
“对客偏含不语情”表达了牡丹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含蓄
C. 忧伤
D. 直接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财富
B. 对自然的感悟
C. 反思生命的意义
D. 享受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