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53:34
闲门微雪下,慵惰计全成。
默坐便终日,孤峰只此清。
身心闲少梦,杉竹冷多声。
唯有西峰叟,相逢眼最明。
在闲静的门前,细雪轻轻飘落,
我懒散地安排着生活的琐事。
默默坐着便度过了整日,
只有那孤独的山峰显得格外清晰。
身心放松,梦境也少了,
杉树和竹子发出清冷的声音。
唯有那位住在西峰的老者,
与我相遇时,眼神最为明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峰”可能与隐士的生活相关,反映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贯休(830年-912年),字子贞,号梦得,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他以山水诗和隐逸诗闻名,作品多表现隐居生活的清幽和宁静,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闲居作》写于贯休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在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了清静的生活方式,因此诗中流露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这首《闲居作》展现了贯休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与体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态度。开头的“闲门微雪下”便把读者带入一个冷寂的环境,微雪飘落,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接着,诗人自述“慵惰计全成”,这句话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随性与放松,表明他对世俗繁杂的漠然。在“默坐便终日”中,诗人通过静坐来观察外界,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足。“孤峰只此清”则强调了他心境的清澈与高远,孤独的山峰象征着他孤傲的性格与追求。
最后两句“唯有西峰叟,相逢眼最明”不仅描绘出他与老者的相遇,更象征着智慧与友谊的珍贵。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贯休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他对人性、自然与内心的思考,整首诗浸润着一种淡淡的哲理与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达的深刻性。例如“身心闲少梦,杉竹冷多声”便是对仗的运用,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清幽和宁静,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贯休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世俗的超然与智慧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什么?
A. 雨
B. 雪
C. 风
诗人的态度如何?
A. 忙碌
B. 懒散
C. 激动
西峰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山水的自然景色和隐居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与贯休的《闲居作》相比,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秋天的意境,而贯休则更多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淡泊态度。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