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曲歌辞。昔昔盐。长垂双玉啼

《杂曲歌辞。昔昔盐。长垂双玉啼》

时间: 2025-05-07 18:00:42

诗句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0:42

原文展示: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白话文翻译:

双双的泪水如红色的珠子般落下,
在黑暗中度日,默默地啼哭。
大雁飞出了居延的北方,
而我的心依然在辽海的西边。
对着灯光,我的玉枕低垂,
面对明月,我在金色的闺房中泪洒一地。
不惜让罗衣沾湿,
只因愁苦的归心迷茫无措。

注释:

  • 双双:形容数量,表示成对的意思。
  • 红泪:比喻悲伤的眼泪,红色表明情感的强烈。
  • 度日:过日子,度过时光。
  • 暗中啼:在黑暗中啼哭,形象地表现出孤独和悲伤。
  • 居延:古地名,位于今内蒙古境内。
  • 辽海:指辽东海域,古代的一个地理概念。
  • 垂玉枕:玉枕指的是精美的枕头;“垂”表示低下,形容因愁苦而低垂的状态。
  • 洒金闺:金闺形容富丽的闺房;“洒”表示泪水落下。
  • 罗衣:轻薄的衣服,常用来形容柔美的衣物。

典故解析:

  • 雁出居延北:居延是北方的重要地理标志,雁的迁徙象征着离别与思乡。古诗中常用雁来寄托思念之情。
  • 月夜:在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诗人借月光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8世纪),唐代诗人,字景山,号云溪。赵嘏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间情感。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写于诗人思念故乡或亲友之时,背景设定在一个孤独的夜晚。情感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渴望。

诗歌鉴赏:

《杂曲歌辞·昔昔盐》是一首充满愁苦和思念的诗。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开头的“红泪”与“暗中啼”直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悲伤,泪水象征着无法言说的痛苦。同时,诗中提到的“雁出居延北”,不仅仅是描写自然景象,更是对离别的隐喻,雁的迁徙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灯垂玉枕”与“月洒金闺”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灯光的微弱与月光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展现出唐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安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双红泪堕:展现出悲伤情感,泪水如同红色的珠子般落下,形容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2. 度日暗中啼:在黑暗中度过日子,默默地啼哭,表现出孤独的生活状态。
  3. 雁出居延北:提到大雁飞出北方,引发思乡之情,象征离别。
  4. 人犹辽海西:诗人心中所系之地仍在辽海的西边,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5. 向灯垂玉枕:在灯光下,玉枕低垂,暗示了愁苦的情绪。
  6. 对月洒金闺:在月光下,泪水洒落在华丽的闺房,表现出无尽的思念。
  7. 不惜罗衣湿:对衣物沾湿毫不在乎,表明悲伤情绪的强烈。
  8. 惟愁归意迷:只因对归家的愁苦感到迷茫,表现出心中的无奈与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泪水比作红珠,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
  • 拟人:将自然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泪水、雁、灯光、月亮等意象的描绘,表现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愁苦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泪:象征悲伤与思念。
  • 大雁:代表离别与思乡。
  • :象征孤独和希望。
  • :象征思念与清冷的情感。
  • 罗衣:代表柔美的外表,反衬内心的苦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泪”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伤心
    • C. 惊讶
  2. “雁出居延北”中提到的“居延”是指什么地方?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3. 诗人对归家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 A. 渴望与无奈
    • B. 无所谓
    • C. 愉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杂曲歌辞·昔昔盐》均表现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明了,侧重于对月的思念,而赵嘏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更复杂的内心思绪。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其四 和人乞朱樱十首 寿巴陵朱宰 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 宿白湖即事 如梦令 其一 记梦 和益阳赵宰六首 其一 和石鼓宴士二首 和送春四首 和晚菊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善熟 趁常 雁逝鱼沉 控咽 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三框儿的字 車字旁的字 不以为耻 独着 含笑九泉 调和阴阳 儿字旁的字 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唱入云 绳外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