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0:42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双双的泪水如红色的珠子般落下,
在黑暗中度日,默默地啼哭。
大雁飞出了居延的北方,
而我的心依然在辽海的西边。
对着灯光,我的玉枕低垂,
面对明月,我在金色的闺房中泪洒一地。
不惜让罗衣沾湿,
只因愁苦的归心迷茫无措。
赵嘏(约 8世纪),唐代诗人,字景山,号云溪。赵嘏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间情感。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本诗可能写于诗人思念故乡或亲友之时,背景设定在一个孤独的夜晚。情感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渴望。
《杂曲歌辞·昔昔盐》是一首充满愁苦和思念的诗。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开头的“红泪”与“暗中啼”直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悲伤,泪水象征着无法言说的痛苦。同时,诗中提到的“雁出居延北”,不仅仅是描写自然景象,更是对离别的隐喻,雁的迁徙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灯垂玉枕”与“月洒金闺”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灯光的微弱与月光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强烈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展现出唐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安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泪水、雁、灯光、月亮等意象的描绘,表现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愁苦与孤独感。
诗中“红泪”象征什么?
“雁出居延北”中提到的“居延”是指什么地方?
诗人对归家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静夜思》(李白)与《杂曲歌辞·昔昔盐》均表现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明了,侧重于对月的思念,而赵嘏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更复杂的内心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