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28
僧舍二首
作者:赵嘏
只言双鬓未蹉跎,
独奈牛羊送日何。
禅客不归车马去,
晚檐山色为谁多。
溪上禅关水木间,
水南山色与僧闲。
春风尽日无来客,
幽磬一声高鸟还。
全诗翻译: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僧舍宁静生活的向往。前四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牛羊归来的宁静场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索;后四句则描绘了溪水与山色的宁静,体现出禅意的深远和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嘏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僧舍二首》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盛行的时期,诗人借助僧舍的宁静环境,抒发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
这首诗以宁静的僧舍作为背景,展开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开篇的“只言双鬓未蹉跎”直入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身衰老与光阴流逝的感慨,双鬓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接着“独奈牛羊送日何”,牛羊归圈,夕阳西下,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诗人虽然身处寂寞之地,却又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这种孤独感在“禅客不归车马去”中更加明显,诗人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归属,但只剩下车马的离去,衬托出内心的孤独。
后半部分则转向描绘溪水与山色的和谐美,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自然的融洽,体现了禅宗的“无为”思想。“春风尽日无来客”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一句“幽磬一声高鸟还”则将诗的意境推向更高的境界,磬声和鸟鸣交织,构成一种和谐的自然音景,令人沉醉其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写僧舍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双鬓”象征什么?
“禅客不归车马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但赵嘏更侧重于时间流逝的感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