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32
岐山下二首 其一
作者: 韩愈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
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谁说我有耳,却听不见凤凰的鸣叫呢?
刚刚来到岐山脚下,黄昏时分,惊起了天边的鸿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及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古文运动”,提倡文言文的复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风格严谨,内容常涉及政治、哲学和个人情感。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时期。韩愈致力于恢复古代文风,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岐山下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象征意义的短诗。开头的疑问句“谁谓我有耳”,以反讽的方式质疑他人的看法,表现出诗人对自我认知的坚定。虽然有耳,但诗人却听不到凤皇的鸣叫,暗示了对理想美好事物的错失与渴望。接下来的“朅来岐山下”,则是诗人身处自然的写照,彰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日暮边鸿惊”一句,传递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鸿雁在黄昏时分的惊起,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蕴含着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中运用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形成了一幅悠远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及丰富的情感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观念。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凤皇”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高贵
C. 自然景观
填空题:诗中“日暮边__惊”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情景。
判断题:诗人对他人的看法持肯定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