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1: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32:10
晓鞭驿马入东州,
瘦骨稜嶒怯素秋。
天地不仁人去国,
江山如待客登楼。
市沽鲁酒难为醉,
座咽胡笳易得愁。
日暮凭阑穷目力,
一行征雁塞边头。
清晨,驿站的马匹进入东州,
它们瘦弱的骨骼在冷清的秋季中显得更加怯懦。
天地无情,人离国去,
江山却如同等待客人登高远望。
在市上买鲁酒却难以醉倒,
坐在这里听胡笳声易生愁绪。
黄昏时分,我倚着栏杆竭尽目力,
只见一行归雁飞向边塞。
作者介绍: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描绘边塞风光和人情百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旅途之际,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思念与对秋冬季节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离别、孤独和自然景象的深刻思考。
《东平官舍》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便以清晨的驿马入东州为景,迅速带入了诗人的旅程之中。诗人通过描绘驿马的瘦弱和怯懦,巧妙地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似乎也在暗示着他自己的处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对天地的冷漠表达了无奈与失落,家国的离去让他感受到深深的惆怅。江山如同在等待客人登楼,这种比喻生动而形象,既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的追忆。
接着,诗人转向市井,鲁酒难以醉倒、胡笳声易生愁,这一对比映射出他对快乐的渴求与现实的无奈。即使在热闹的市场中,心情依旧沉重,无法忘却心中的忧愁。
最后两句“日暮凭阑穷目力,一行征雁塞边头”,在黄昏的时刻,诗人极力眺望,远望归雁,仿佛希望能从中找到归属感,却只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孤独与离愁。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情感深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家国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晓鞭”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江山的美丽?
“日暮凭阑穷目力”中,诗人想要做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