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19
鹧鸪天 悼往
作者: 蔡灿 〔清代〕
花信频催二月天,
雨昏烟暝曲栏前。
凄凉遗照怜孤坐,
明灭残灯伴独眠。
封绮户,掩香奁。
青衣含泪进朝餐。
冥途谁为供脂粉,
拜乞高僧送纸钱。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的春天,花开得正好,然而天空却阴沉,雨水模糊了栏杆前的景象。凄凉的灯光照耀着孤独的身影,伴随着独自入睡的无奈。窗户紧闭,香盒也被掩盖。穿青衣的仆人含着泪水端上早饭,冥界之路上,谁能为故人准备脂粉?只求高僧为其送去纸钱,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蔡灿,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其诗歌常以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见长。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经历了亲友的离世,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思念。诗中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逝者的哀悼,反映了清代社会对生死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鹧鸪天 悼往》是蔡灿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开篇“花信频催二月天”,营造出早春的氛围,然而“雨昏烟暝曲栏前”则暗示了内心的沉重与忧伤。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生与死的强烈对立。
“凄凉遗照怜孤坐,明灭残灯伴独眠”一联,描绘了孤独者的形象,隐喻着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残灯的闪烁与孤独的坐姿相互映衬,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孤寂感。
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青衣含泪进朝餐”,描绘出日常生活中的悲伤,仆人的泪水似乎暗示着整个家庭的悲痛。而“冥途谁为供脂粉,拜乞高僧送纸钱”则深刻反映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对来世的期盼,表现了诗人与世俗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充满了对生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逝者的怀念,探讨了生与死的对立,以及面对孤独与哀伤的无奈。诗人用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青衣含泪进朝餐”中“青衣”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纸钱”是用来做什么的?
杜甫《春望》与蔡灿的《鹧鸪天 悼往》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无奈,而蔡灿则专注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逝者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