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17
泊扬子津
作者: 祖咏 〔唐代〕
才入维扬郡,
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
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
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
寒气近来饶。
刚到维扬郡,
故乡的路途却遥远。
树林里刚刚下过雨,
风退去后海潮也要归来。
江边的火光映亮了沙岸,
云帆却挡住了江边的桥。
今天游客的衣服很单薄,
寒意越来越浓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维扬郡”是唐代著名的水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客旅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作者介绍:
祖咏,字元龙,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不明。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常有情景交融之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反映了他在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然景象对他情绪的影响。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诗人常在游历中吸取灵感,抒发情感。
《泊扬子津》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用简单的句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路途的遥远,情感真挚而直接。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雨后的树林、退去的风、归来的潮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一句,生动描绘了江边的夜景,火光映照着沙岸,似乎暗示着温暖的归属感,但又因云帆的存在而感到阻碍,象征着归乡的困难和对故乡的渴望。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在孤独与温暖之间徘徊,情感更加复杂。
最后两句“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则是对环境的直接感受,薄衣加重了寒意,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旅人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旅人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乡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维扬郡”是指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扬州
C. 南京
D. 杭州
“江火明沙岸”中的“江火”指的是什么?
A. 江中的火焰
B. 江边的灯光或篝火
C. 江水的波动
D. 江岸的植物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思乡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泊扬子津》与《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泊扬子津》更侧重于旅途的孤独与自然的描写,而《静夜思》则更多地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绪状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