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秋夜不见月

《中秋夜不见月》

时间: 2025-04-29 16:58:31

诗句

阴云薄雾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8:31

原文展示:

阴云薄雾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弥漫着阴云和薄雾,今晚的明月已经被遮掩。只怕等到其他时候天晴之后,月亮依旧在高空中照耀着,喂养着那只蟾蜍。

注释:

字词注释:

  • 阴云: 指天空中阴暗的云,象征着月亮被遮挡。
  • 薄雾: 轻薄的雾气,造成视线模糊。
  • 清光: 指明亮的月光。
  • 破除: 破坏、消除,这里指明月因云雾而被遮蔽。
  • 异时: 不同的时刻。
  • 开霁: 天气转晴。
  • 玉轮: 月亮的美称。
  • 蟾蜍: 指月亮上的蟾蜍,古代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象征长生不老。

典故解析: 蟾蜍的传说源于古代中国,认为月亮上居住着一只蟾蜍,通常与长生和不老的主题有关。诗中提到的“月亮喂养蟾蜍”暗示着月亮与神秘、渴望长生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季方,号青丘,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诗。罗隐的诗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夜,却因阴云遮月而无法见到明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中秋本是团圆的节日,诗中的失望反映了人们对团圆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中秋夜不见月》是一首表达失落与惆怅的诗作。诗人在中秋这个象征团圆的节日里,因阴云与薄雾的遮挡,未能见到明月,心中充满了失望。诗的开头以“阴云薄雾上空虚”描绘了当晚的天气,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接着,“此夕清光已破除”进一步强调了明月的缺失,增添了诗人的失落感。

而后两句“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感慨。他担心即使天气好转,月亮依旧高悬,蟾蜍依旧在其中,这样的美景无法弥补当下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又反映出人们在面对自然与命运时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阴云薄雾上空虚: 描述天上阴云和薄雾的情景,暗示无法见到月亮。
  • 此夕清光已破除: 说明今晚的明亮月光已被遮挡,强调失落情绪。
  • 只恐异时开霁后: 未来可能会有晴天,但诗人对此充满惆怅。
  • 玉轮依旧养蟾蜍: 即使晴天,月亮依旧存在,但蟾蜍的寓意让人感到一丝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之间形成对仗结构,如“阴云薄雾”“清光破除”。
  • 意象: 月亮、云雾、蟾蜍等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失落的矛盾情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团圆与美好生活时,面临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云: 代表困扰和障碍。
  • 薄雾: 表达模糊和不确定。
  • 玉轮: 象征美好与理想。
  • 蟾蜍: 代表长生、神秘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轮”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行星

  2. 诗人对未来的天气持什么态度? A. 期待
    B. 无所谓
    C. 担心
    D. 高兴

  3.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怀念
    C. 失落
    D.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和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罗隐的《中秋夜不见月》更加强调对失落感的描绘,而李白则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月亮的深厚情感与文化象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满江红(和监田驿驹父留题) 满江红 敬题约园忠义专祠录 满江红 其七 过黄梁梦有感 满江红 用任、彭二子原韵 满江红·六皆重过敝邑,水阻兼旬,游醮极欢,于其行也,赋此送之 其一 满江红·衮衮诸公 满江红 满江红 残臈二十五日江路冲寒,赋此为蛮天雪印 满江红 南洋春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箍拢 随开头的成语 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炭坑 黄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焚舟破釜 奋起直追 贪争 透墒 斗字旁的字 气度不凡 心神不宁 戴大帽子 包含麟的成语 骨字旁的字 动目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