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上湖

《过上湖》

时间: 2025-04-27 12:27:11

诗句

上湖名是实全非,只合松江鴈骛池。

若与五湖通谱系,澹台湖弟太湖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7:11

过上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上湖名是实全非,只合松江鴈骛池。
若与五湖通谱系,澹台湖弟太湖儿。

白话文翻译:

这座上湖的名字实在是名不符实,实际上只适合与松江的雁荡池相提并论。如果与五湖相联系的话,那么澹台湖就像是太湖的弟弟。

注释:

  • 上湖:指的是此地的湖泊。
  • 松江:指位于今天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以水乡著称。
  • 鴈骛池:即雁荡池,是松江地区的一处著名湖泊。
  • 五湖:泛指中国的五大湖泊。
  • 澹台湖:指的是一个著名的湖泊,与太湖并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游览上湖时,因其湖泊景色与松江的鴈骛池相似而生发的感慨,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地名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上湖》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湖泊的独特见解与个人情感。开头的“上湖名是实全非”直接点出湖泊名称与实际情况的不符,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接着,他将上湖与松江的雁荡池相比较,展示了他对两者景致相似的认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诗中用“若与五湖通谱系”来延伸对湖泊的讨论,显示出杨万里对湖泊之间关系的认识。他以澹台湖为例,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暗示了湖泊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与自然联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调中,流露出诗人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湖名是实全非:直言上湖的名字与实质不符,暗示对地名的不满。
  2. 只合松江鴈骛池:比较上湖与松江的雁荡池,强调二者的相似性。
  3. 若与五湖通谱系:引入五湖这一概念,拓宽了视野。
  4. 澹台湖弟太湖儿:以澹台湖与太湖作比,展示了湖泊间的亲缘关系。

修辞手法:

  • 对比:将上湖与雁荡池、澹台湖与太湖进行比较,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 拟人:将湖泊之间的关系比作兄弟,赋予自然景观以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湖泊的比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地方文化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命名与实质不符现象的批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泊:象征着自然之美与文化的传承。
  • 松江:代表着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
  • 雁荡池、澹台湖、太湖:都是自然景观的代表,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过上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上湖与哪个池塘相比较?

    • A. 太湖
    • B. 鴈骛池
    • C. 澹台湖
    • D. 西湖
  3. 诗中提到的“五湖”指的是什么?

    • A. 五个湖泊
    • B. 五个国家
    • C. 五种鱼
    • D. 五个季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景色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过上湖》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侧重于地域文化的思考,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游历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荼蘼叹 九日放舟山塘 效诸将三首 其二 效诸将三首 其一 晓发泰安 有感二首 其一 移寓东亭有感 病后有感 儗题黄饶生劫馀草 步程兰畦茂才挽张忠武诗韵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金菜 吕安题凤 角字旁的字 推涛作浪 神霄绛阙 泰筮 众难群移 鼹鼠易盈 尣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拨嘴撩牙 三马同槽 靑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线性方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