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7:11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上湖名是实全非,只合松江鴈骛池。
若与五湖通谱系,澹台湖弟太湖儿。
这座上湖的名字实在是名不符实,实际上只适合与松江的雁荡池相提并论。如果与五湖相联系的话,那么澹台湖就像是太湖的弟弟。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游览上湖时,因其湖泊景色与松江的鴈骛池相似而生发的感慨,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地名的思考。
杨万里的《过上湖》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湖泊的独特见解与个人情感。开头的“上湖名是实全非”直接点出湖泊名称与实际情况的不符,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接着,他将上湖与松江的雁荡池相比较,展示了他对两者景致相似的认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诗中用“若与五湖通谱系”来延伸对湖泊的讨论,显示出杨万里对湖泊之间关系的认识。他以澹台湖为例,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暗示了湖泊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与自然联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调中,流露出诗人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湖泊的比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地方文化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命名与实质不符现象的批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上湖》的作者是谁?
上湖与哪个池塘相比较?
诗中提到的“五湖”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