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引 即景

《梅花引 即景》

时间: 2025-04-30 12:09:48

诗句

淡烟笼。

碧帘栊。

一缕炉香细细风。

画楼东。

月如弓。

来与眉峰,两下斗玲珑。

流莺枝上春将去。

杜鹃声里魂何处。

意无穷。

句难工。

小立花丛,含愁数落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9:48

原文展示

淡烟笼。碧帘栊。一缕炉香细细风。
画楼东。月如弓。来与眉峰,两下斗玲珑。
流莺枝上春将去。杜鹃声里魂何处。
意无穷。句难工。小立花丛,含愁数落红。

白话文翻译

淡淡的烟雾笼罩着,碧绿的帘子垂下。一缕细香从炉中飘出,随着微风轻轻荡漾。
画楼东边,明月如弓,与你的眉梢相互较量,显得格外玲珑。
流莺在枝头唱着,春天即将逝去。杜鹃的啼声中,我的灵魂又在何方?
无尽的情意,难以用工整的句子表达。我独立在花丛间,心中满是愁苦,数着凋落的红花。

注释

  • 淡烟:轻薄的烟雾。
  • 碧帘栊:绿色的帘子和窗户。
  • 炉香:香炉中的香气。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眉峰:指人的眉毛,形容美丽的容颜。
  • 流莺:指黄莺,春季常见的小鸟。
  • 杜鹃:一种鸟,常常在春末夏初时鸣叫,象征着悲伤和思念。
  • 含愁数落红:心中充满愁苦,数着凋零的花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佩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梅花引 即景》写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木凋零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梅花引 即景》是一首描写春末景象的词作,字里行间洋溢着淡淡的愁思。全诗以清雅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呈现出春天即将远去的无奈与惋惜。开篇便以“淡烟笼,碧帘栊”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园林中;接着,“一缕炉香细细风”则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氛围,香气缭绕,更显得宁静而安逸。

随后,诗人将视线移向“画楼东,月如弓”,此处明月与眉峰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女子,仿佛在与月亮一较高下,展现出女子的娇媚与灵动。此时,流莺的鸣叫与杜鹃的哀声交织在一起,暗示着春天的即将结束,诗人内心的惆怅也随之涌现。最后两句“意无穷,句难工”,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无尽追求却又难以用工整的句子来表达的无奈与愁苦,似乎在暗示美好总是短暂的,诗人只能在花丛中默默感受这份无言的忧伤。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渗透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深刻,李佩金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对美好的眷恋与对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烟笼。碧帘栊。:开篇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景象,淡淡的烟雾笼罩着窗帘,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一缕炉香细细风。:一缕香气随风飘散,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静谧与恬淡。
  • 画楼东。月如弓。:引入画楼的美丽,月亮仿佛是一把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来与眉峰,两下斗玲珑。:美丽的女子与明月相互映衬,令人感到玲珑剔透的美感。
  • 流莺枝上春将去。:流莺的鸣叫暗示春天即将离去,带来一种惆怅。
  • 杜鹃声里魂何处。:杜鹃的哀鸣让人思索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 意无穷。句难工。:情感无限,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展现出诗人的无奈。
  • 小立花丛,含愁数落红。:独自立于花丛中,心中满是愁苦,数着凋落的花瓣,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弓”,将月亮比作弓,形象生动。
  • 拟人:如“流莺”与“杜鹃”赋予了鸟儿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意无穷,句难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象征朦胧与梦幻,暗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月亮:象征美与孤独,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
  • 流莺与杜鹃:分别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哀伤,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月如弓”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容貌美丽的女子
    C. 明亮的月亮

  2. 诗中“杜鹃声里魂何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迷茫
    C. 平静

  3. “小立花丛,含愁数落红”中“落红”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美好的回忆与逝去
    C. 生命的希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思考。
  • 《静夜思》李白:借月抒发思乡之情,与李佩金的作品在情感上有共鸣。

诗词对比

与李佩金的《梅花引 即景》相比,杜甫的《春望》在描写春天的美丽时,更多地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变迁。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李佩金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将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感结合得更加紧密。

相关查询

次蒋志父韵 挽蹇都官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干 过愚溪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其一 朝中措(用八窗叔韵送教忠制机省亲之行)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贺新郎(己丑为亲庭寿) 阴风黄盆口 辛亥元夕坐间和刘景文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种菜 斤字旁的字 左躲右闪 房客 包含刀的成语 含辛茹苦 仙峤 鹵字旁的字 倜傥不群 川字旁的字 裁定 连州比县 高文典策 面字旁的字 青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