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2:16
送僧归天甯万年禅院
作者:孙旦
诏到禅关日,愿言高古今。
几生传佛法,方得契君心。
结坐观宗社,恩容返道林。
立身名了也,何处更追寻。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作者为一位僧人送行。诗中提到朝廷的诏令来到禅关,表达了对古今佛法的愿景与思考。经历了多少生世才得以与君子心灵相契合,诗人回忆起静坐时对宗教的观察,恩惠的容颜似乎又回到了道林之中。自我立身已成名,然而在这世间又何处去追寻呢?
这首诗中提及的“几生传佛法”,反映了佛教轮回的思想,强调了修行不易,传承佛法的艰难与珍贵。同时“道林”一词也暗含了道教的意象,示意着宗教信仰的交融。
作者介绍:孙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哲理思考著称。其作品多探讨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展现出深刻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送别一位僧人之际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尊重与推崇,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送僧归天甯万年禅院》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佛教信仰的深厚理解和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诏到禅关日”引入,意味着一个重要时刻的来临,突显了这个时刻的神圣与庄重。接下来诗人通过“几生传佛法”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追求与坚持,暗示了修行者的艰辛。
在“结坐观宗社”一联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静坐修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而“恩容返道林”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温情,仿佛是对修行成果的赞美与认可。
最后,诗人自问:“何处更追寻”,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似乎在表达即使立身成名,内心仍有一种无法填补的空虚与追求。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有着外在的送别仪式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人生、信仰和存在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几生传佛法”是什么意思?
A. 一生的努力
B. 多生多世的轮回
C. 只需一世
D. 只传给亲友
“何处更追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C. 对佛法的怀疑
D. 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人生的无奈
B. 对佛教信仰的追求与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权力的追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