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9:02
原文展示:
上元三绝 江边灯火似秋萤,哀怨山歌不可听。 自怪今春牢落甚,禅房止酒读黄庭。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灯火如同秋夜的萤火虫,哀怨的山歌让人不忍听闻。 我奇怪自己今年春天为何如此落寞,只能在禅房中戒酒阅读《黄庭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创作于上元节,即元宵节,是宋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通常会赏灯、观灯、猜灯谜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上元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在这个节日中的孤独和落寞感。可能是因为个人境遇或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他在热闹的节日中感到格外孤独,只能在禅房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热闹的节日氛围和作者内心的孤独落寞,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首句以“江边灯火似秋萤”描绘了节日夜晚的灯火,但用“秋萤”这一意象,暗示了灯火的微弱和作者内心的凄凉。次句“哀怨山歌不可听”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感,山歌的哀怨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后两句“自怪今春牢落甚,禅房止酒读黄庭”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自责,以及他在禅房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上元节中的孤独和落寞感,以及他在禅房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通过对比热闹的节日氛围和作者内心的孤独落寞,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江边灯火似秋萤”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哀怨山歌不可听”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怨 D. 平静
诗中的“禅房止酒读黄庭”表达了作者在节日中的什么行为? A. 饮酒 B. 读书 C. 赏灯 D. 猜灯谜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