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8:45
帝治下土兮远于民,抚御万方兮周无垠。
物类亿千兮莽蓁蓁,出入日月兮运星辰。
广必有容兮潜奸昏,不上愬兮帝曷闻。
岁庚申兮斗建巳,旬逾十兮雨不施。
秀者燋兮实者悴,麦莽莽兮不出块。
旧谷既没兮待新以食,夺其所望兮民忧以惑。
舍耒而兵兮夺攘剽贼,急不知虑兮求生顷刻。
民幸帝兮诏云师,气朝升兮敛阳晖。
孰鼓风兮震川岳,上者扬兮旁者剥。
云虽仁兮不得施,野童童兮草木摧。
熟扬尘兮蔽朝日,纷霏霏兮冒万物。
昏迷蒙兮浩恍惚,瞭者瞀兮失南北。
瘗根茎兮腐葩实,世惨错兮泽蓬㶿。
霍霍然兮侵万室,飘雨尘兮以旦以夕。
民曰谁为兮尸是有物,其名曰魃兮旱是司。
恶润忌泽兮盗阳威,淫视槁木兮疾华滋,憎饱妒饫兮幸民饥。
亢不伏兮风以助之,惨怀柔茂兮尘埃是吹。
来炎火兮烂炜煌,驭回禄兮骖毕方。
朱旂旐兮绛帷裳,坦无畏兮乐洋洋。
朋疫疠兮友疾殃,徒甚剧兮党甚强。
慢帝威兮分害戕,窃祠祷兮傲驱攘。
民赖帝仁兮以衣以食,上帝孔昭兮愬无祸责。
幸帝震怒兮降魃罪疾,无俾在世兮幽沉深溺。
雷伐鼓兮电扬旂,雨卷壑兮云张帷。
泛游泽兮湛甘滋,充槁瘠兮奋枯萎。
禾黍茂兮蔬果肥,岁既登兮民饱嬉。
康帝民兮恩甚思,幽斯魃兮宥无期。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8:45
原文展示:
愬魃 张耒 〔宋代〕
帝治下土兮远于民,抚御万方兮周无垠。物类亿千兮莽蓁蓁,出入日月兮运星辰。广必有容兮潜奸昏,不上愬兮帝曷闻。岁庚申兮斗建巳,旬逾十兮雨不施。秀者燋兮实者悴,麦莽莽兮不出块。旧谷既没兮待新以食,夺其所望兮民忧以惑。舍耒而兵兮夺攘剽贼,急不知虑兮求生顷刻。民幸帝兮诏云师,气朝升兮敛阳晖。孰鼓风兮震川岳,上者扬兮旁者剥。云虽仁兮不得施,野童童兮草木摧。熟扬尘兮蔽朝日,纷霏霏兮冒万物。昏迷蒙兮浩恍惚,瞭者瞀兮失南北。瘗根茎兮腐葩实,世惨错兮泽蓬㶿。霍霍然兮侵万室,飘雨尘兮以旦以夕。民曰谁为兮尸是有物,其名曰魃兮旱是司。恶润忌泽兮盗阳威,淫视槁木兮疾华滋,憎饱妒饫兮幸民饥。亢不伏兮风以助之,惨怀柔茂兮尘埃是吹。来炎火兮烂炜煌,驭回禄兮骖毕方。朱旂旐兮绛帷裳,坦无畏兮乐洋洋。朋疫疠兮友疾殃,徒甚剧兮党甚强。慢帝威兮分害戕,窃祠祷兮傲驱攘。民赖帝仁兮以衣以食,上帝孔昭兮愬无祸责。幸帝震怒兮降魃罪疾,无俾在世兮幽沉深溺。雷伐鼓兮电扬旂,雨卷壑兮云张帷。泛游泽兮湛甘滋,充槁瘠兮奋枯萎。禾黍茂兮蔬果肥,岁既登兮民饱嬉。康帝民兮恩甚思,幽斯魃兮宥无期。
白话文翻译:
上帝统治着大地,远离民众,安抚着万方,周遍无垠。万物繁多,茂盛生长,日月星辰在其间运行。广阔的大地必有容纳,隐藏的奸邪昏暗,若不向上诉说,上帝怎能知晓。庚申年,斗建巳月,十多天不下雨。庄稼枯萎,果实憔悴,麦田荒芜,谷物未成熟。旧谷已尽,等待新谷食用,夺走了人们的希望,民众忧虑迷惑。放下农具,拿起武器,抢夺掠夺,急切无知,只为求生。民众祈求上帝,命令云师,早晨升起,收敛阳光。谁在鼓动风,震动山川,上方扬起,旁侧剥落。云虽仁慈,却无法施展,野外草木摧残。尘土飞扬,遮蔽朝阳,纷纷扬扬,覆盖万物。昏迷模糊,浩大恍惚,视线模糊,迷失方向。根茎腐烂,花朵果实腐坏,世界混乱,泽地荒凉。霍霍声响,侵袭万家,飘扬雨尘,日夜不息。民众问,是谁造成的,原来是旱魃。厌恶湿润,忌妒泽地,盗取阳光威力,放纵枯木,憎恨丰饶,嫉妒饱足,幸灾乐祸。不屈服,风助其势,怀柔茂盛,尘埃吹拂。火焰熊熊,灿烂辉煌,驾驭回禄,驾驭毕方。红旗飘扬,红帷装饰,坦然无畏,乐洋洋。疫病相伴,疾病为友,徒众众多,党羽强盛。轻慢上帝威严,分害残害,窃取祭祀,傲慢驱赶。民众依赖上帝仁慈,得以衣食,上帝明察,诉说无祸。幸得上帝震怒,降罪旱魃,不让其在世,深陷幽暗。雷声轰鸣,电光闪烁,雨水涌动,云幕张开。泛游泽地,甘甜滋润,充实枯瘠,振奋枯萎。禾苗茂盛,蔬菜果实肥硕,岁收丰登,民众饱食嬉戏。感激上帝恩德,深思幽暗,旱魃被囚,无期释放。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黄庭坚、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时政的批评。
创作背景: 《愬魃》这首诗是张耒在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旱灾对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旱灾的忧虑和对上帝的祈求,希望上帝能够降罪旱魃,解除旱灾,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旱灾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旱灾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和绝望。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旱魃描绘成一个恶毒、贪婪、幸灾乐祸的怪物,通过对旱魃的憎恶和祈求上帝的震怒,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诗中“民幸帝兮诏云师,气朝升兮敛阳晖”等句,展现了民众对上帝的祈求和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秩序的期盼。诗的结尾“雷伐鼓兮电扬旂,雨卷壑兮云张帷”等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象征上帝的震怒和旱灾的解除,给人以希望和慰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旱灾的描绘和对上帝的祈求,展现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