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0:04
原文展示: 挽中书俞侍郎二首 洪咨夔 〔宋代〕
器重千钧鼎,胸涵万斛舟。 文章欧六一,政事富青州。 偃月知谁在,灵光独我留。 貂蝉虽未着,不作汗青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俞侍郎的才德和政绩。诗中,“器重千钧鼎”形容俞侍郎的才能和地位极为重要,如同千钧重的鼎器;“胸涵万斛舟”则比喻他的胸怀宽广,能容纳万斛之舟。后句提到他的文章如同欧阳修(欧六一)一样出色,政事处理得如同富青州一样富有成效。诗的结尾表达了对俞侍郎的敬仰,即使他没有佩戴貂蝉(指官职),也不会因此感到羞愧。
注释:
诗词背景: 洪咨夔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为主。这首诗是为挽歌俞侍郎而作,俞侍郎是洪咨夔的同僚或朋友,诗中表达了对俞侍郎的敬仰和对其逝去的哀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俞侍郎的才能、胸怀和政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其的深厚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千钧鼎”和“万斛舟”,形象地描绘了俞侍郎的重要性和宽广的胸怀。同时,通过与欧阳修和富青州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俞侍郎的文学和政治成就。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俞侍郎的敬仰,即使他没有高官厚禄,也不会因此感到羞愧,显示了作者对品德和才能的重视。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千钧鼎”比喻的是什么? A. 俞侍郎的才能和地位 B. 俞侍郎的文学才华 C. 俞侍郎的政治成就 D. 俞侍郎的胸怀 答案:A
“文章欧六一”中的“欧六一”指的是谁? A. 欧阳修 B. 欧阳询 C. 欧阳锋 D. 欧阳海 答案:A
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俞侍郎的什么情感? A. 羞愧 B. 敬仰 C. 嫉妒 D. 哀悼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