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7:45
浪淘沙 通州道中
作者: 叶绍本 〔清代〕
浅水立凫翁。
芦荻西风。
焜黄老柳半书虫。
一段冷云斜日外,
澹影横空。
路指凤城东。
石陌遥通。
田家禾黍正年丰。
夹岸舞翻红稏,
拍手儿童。
在浅水中,一位老翁正在静静地站着。
芦苇和荻草在西风中摇曳。
那金黄的老柳树上,有半只蝉在鸣叫。
远处冷冷的云彩在斜阳之外,
淡淡的影子横跨天空。
道路指向东边的凤城。
石头小路遥远而通畅。
田里的禾苗和黍米正值丰收的季节。
河岸两边,红色的稻穗在舞动,
孩子们在一旁拍手欢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叶绍本,清代诗人,生于1736年,卒于1804年,字子云,号秉甫,江苏人。叶绍本的诗歌风格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社会安定、农业生产繁荣的背景下,表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丰收季节的欣喜。
这首《浪淘沙 通州道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饶的乡村景象。开篇的“浅水立凫翁”,以一位老翁的形象引入,既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是对乡村生活的生动再现。接着,诗人通过“芦荻西风”和“焜黄老柳”,展现出秋日的气息,描绘出一种恬静的乡村风光。
诗中“一段冷云斜日外,澹影横空。”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冷云与斜阳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宁静与深邃的感受,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最后几句“路指凤城东,石陌遥通……”则转向了对丰收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拍手儿童的欢乐声,既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纯真童年的赞美,令人感受到一份温暖和幸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乡村自然的热爱与对丰收季节的喜悦,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田园生活情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丰收的喜悦,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田园生活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凫翁”指的是:
A. 一位年轻人
B. 一位老翁
C. 一只鸟
D. 一位诗人
“夹岸舞翻红稏”中“稏”指的是:
A. 田野
B. 稻谷
C. 花朵
D. 树木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写城市生活
B. 赞美乡村丰收
C. 讨论人生哲理
D. 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