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4:23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
渊明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
愔之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
霜露岂不切?务从忘爱翼。
循之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
鸿雁在风中飞翔,究竟要飞向何方呢?
想起那些居无定处的人,怎能不感到惋惜!
渊明虽想飞腾九万里,但又有何力气呢?
远远地召唤王于乔,云驾或许能够实现。
愔之和伴侣正徘徊不前,像那飞翔在空中的鸟儿。
霜露的寒冷难道不刺骨吗?应当忘却对爱恋的执着。
沿着高高的树干向上攀,远望同一片天空。
思念的绝庆尚未看到,只是徒然使人迷惑。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的诗人和隐士。他以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闻名,尤其在田园诗方面成就卓著,常以自然景物、个人情感相结合。
《联句》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及对人生的感慨的作品,写作时可能正值陶渊明隐居之际,感受到生活的困顿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的《联句》通过鸿雁的飞翔引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鸿雁在风中飞翔,象征着渴望自由与远方,但又隐含着对归属与安定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穷居生活的惋惜,也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尽管渊明渴望高飞,追寻理想的生活,但他深知这并不容易。
诗中的“愔之顾侣”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暗示了友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理解。接连的“霜露岂不切”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酷,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陶渊明深厚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
渊明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
愔之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
霜露岂不切?务从忘爱翼。
循之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由、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霜露”象征着_____。
判断题:陶渊明在诗中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