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40
登城楼望西山作
作者: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城楼,俯瞰西山的情景。城楼依偎在南边的河岸上,夕阳西下时我常常回头眺望西山。那里宛如仙鹤栖息的地方,隐没在高高的烟雾之中。如今那仙人的井仍在,而洪流却已久不见归来。金色的羽翼无法赐予我,飞天的车驾也难以攀登。檐前的千峰高耸入云,一只鸟在云中悠然自得。纵观这片水乡,我的游思遍及人间。别再去理会尘世的琐事,归来吧,暂且闭关。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高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张九龄的诗歌多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
《登城楼望西山作》创作于张九龄任职期间,因其所处的时代政治动荡,诗人内心渴望逃避世俗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城楼上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的向往与对尘世的厌倦。诗的开头以“城楼枕南浦”描绘了城市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日夕顾西山”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西山的思念之情。诗中“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回忆起“仙井今犹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洪厓久不还”则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两句“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则是诗人自嘲,表示无法获得超凡脱俗的生活,增加了诗的悲凉感。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鸟儿在云中自由翱翔,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结尾的“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则是诗人对世俗的放下与归隐的渴望,展现了他对超脱生活的追求。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整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琐事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宁静的理想。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人间仙境。
诗中提到的“鸾鹤”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高洁理想
C. 繁华喧嚣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渴望权力
B. 对理想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诗的最后两句“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有何含义?
A. 继续追求名利
B. 决定避世修行
C. 依然留恋人间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感受到张九龄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