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城楼望西山作

《登城楼望西山作》

时间: 2025-05-04 01:36:40

诗句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40

原文展示

登城楼望西山作
作者: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城楼,俯瞰西山的情景。城楼依偎在南边的河岸上,夕阳西下时我常常回头眺望西山。那里宛如仙鹤栖息的地方,隐没在高高的烟雾之中。如今那仙人的井仍在,而洪流却已久不见归来。金色的羽翼无法赐予我,飞天的车驾也难以攀登。檐前的千峰高耸入云,一只鸟在云中悠然自得。纵观这片水乡,我的游思遍及人间。别再去理会尘世的琐事,归来吧,暂且闭关。

注释

  • :依偎,倚靠。
  • :回头看。
  • 宛宛:形容姿态优美。
  • 鸾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洁。
  • 仙井:传说中的仙人所用的井,象征长生不老。
  • 洪厓:指大江的险峻岩石。
  • 金编:指金色的羽毛,象征高洁的飞行。
  • 羽驾:神仙的车驾,象征超凡的境界。
  • 纵观:纵览,俯视。
  • 穷水国:形容水流尽头的地方。
  • 尘埃事:指世俗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高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张九龄的诗歌多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登城楼望西山作》创作于张九龄任职期间,因其所处的时代政治动荡,诗人内心渴望逃避世俗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城楼上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的向往与对尘世的厌倦。诗的开头以“城楼枕南浦”描绘了城市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日夕顾西山”更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西山的思念之情。诗中“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回忆起“仙井今犹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洪厓久不还”则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两句“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则是诗人自嘲,表示无法获得超凡脱俗的生活,增加了诗的悲凉感。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鸟儿在云中自由翱翔,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结尾的“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则是诗人对世俗的放下与归隐的渴望,展现了他对超脱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 诗人站在城楼上,俯瞰南边的河岸,日落时分常常回头眺望西山,表达了对西山的思念。
  2.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 描绘了西山如同神鸟栖息的地方,与高耸的烟雾相交融,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3.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 诗人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虽然仙井仍在,但洪流却早已不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无法挽回的遗憾。
  4.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 诗人感到自己无法获得超凡的生活,金色的羽毛与仙车对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5.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描绘出高峰与悠闲自在的鸟,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6.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 诗人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水乡,游思飘荡至人间的每一个角落,表达了他对世间万象的思考。
  7.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 诗人告诫自己不要再去理会世俗的琐事,决定回归内心的宁静与闭关修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鸾鹤”比喻理想的境界,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表达诗人内心的无奈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琐事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宁静的理想。诗中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人间仙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楼:象征着世俗与权力。
  • 西山:代表着理想境界与人心向往之地。
  • 鸾鹤:象征高洁、超然的生活。
  • 仙井:代表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鸾鹤”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高洁理想
    C. 繁华喧嚣

  2.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渴望权力
    B. 对理想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3. 诗的最后两句“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有何含义? A. 继续追求名利
    B. 决定避世修行
    C. 依然留恋人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情。
  • 《早发白帝城》 李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生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登高》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眷恋,但更多的反映了现实的苦难与忧愁。
  • 《夜泊牛津》 李白:与《登城楼望西山作》相比,更侧重于对旅行与孤独的思考。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感受到张九龄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相关查询

满庭芳 赠卢宣武二首 满庭芳 东亭桂 满庭芳 怨别 满庭芳 满庭芳·尽说烟消 满庭芳·武昌怀古 满庭芳 其三 寿诸耿衣五十 满庭芳 送金拥军临湘实习 满庭芳 赠友人问题 满庭芳 赠周信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名逐利 济弱锄强 走之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磨揉迁革 希微 胆大心细 頁字旁的字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見字旁的字 暗探 隐开头的成语 谢枋得 悬车束马 慧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