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丛花•闺情

《一丛花•闺情》

时间: 2025-05-04 01:01:28

诗句

银华九寸水溶溶。

长自映芙蓉。

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

笔床箫局几尘封。

閒情拂拭中。

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

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28

原文展示

银华九寸水溶溶。长自映芙蓉。春风一夜吹愁去,相看处渐觉眉松。浮渲才梳,方空新换,不似旧时慵。笔床箫局几尘封。閒情拂拭中。捲帘欲放游丝入,相看处重忆春风。草绿无痕,花红未落,不见去来踪。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景象。水面波光粼粼,如同银色的华光,长长的芙蓉花在水中映照。春风一夜之间,吹散了愁绪,彼此对望时,渐渐感到眉头舒展。刚刚梳理的发丝,显得清新不已,与旧日的懒散不同。书写的桌上,笛声和文房四宝已然尘封,闲情雅致在细腻的拂拭中流淌。卷起窗帘时,仿佛又有游丝飘入,彼此对视时,又重温那春风的温暖。草地虽绿,却没有留下痕迹,花儿虽红,却未曾凋落,看不见往来的踪迹。

注释

  • 银华:指水面波光闪烁,如同银色的光华。
  • 九寸水:形容水的清澈与明亮。
  • 芙蓉:指荷花,常与美丽相联系。
  • 眉松:形容因愁苦消散而舒展的眉头。
  • 浮渲:指浮动的光影,形容水面动荡的美丽。
  • 笔床:指书写用的桌子,象征文人情怀。
  • 游丝:形容轻柔的丝线,常用于比喻细腻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诗句中提到的“春风”,常用于古诗中象征温暖、愉悦的情感,春风送暖,常引发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芙蓉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女子的美丽和清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活于文化氛围浓厚的时期,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女性情感为主,风格细腻、优雅,常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春日,描绘了作者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抒发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表达了对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感受。

诗歌鉴赏

《一丛花•闺情》是一首细腻动人的词作,运用清新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通过“银华九寸水溶溶”描绘出水面如镜的美景,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盎然。而“春风一夜吹愁去”,则点出情感的转变,春风吹散了女子的愁苦,似乎是在暗示春天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复苏,还有内心情感的解放。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发丝和桌面的描述,展现出女子的精致与细腻,对比了她曾经的懒散与现在的清新。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她情感的变化,也反映了春天带来的新生与希望。

最后几句通过“草绿无痕,花红未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草地的绿意和花朵的绚丽,仿佛是春天的象征,但也暗藏着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历程,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银华九寸水溶溶:水面如银彩般闪耀,形象地描绘出春水的柔美。
  2. 长自映芙蓉:水面倒映着盛开的芙蓉,象征美丽。
  3. 春风一夜吹愁去:春风将愁苦一扫而空,表现情感的解脱。
  4. 相看处渐觉眉松:彼此对视时,感到眉头舒展,体现相互间的情感交流。
  5. 浮渲才梳,方空新换:刚梳理的发丝,显得清新,与以往的慵懒形成对比。
  6. 笔床箫局几尘封:书写的桌子与笛声已然尘封,暗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7. 閒情拂拭中:闲适的心情在慢慢地抚慰与整理。
  8. 捲帘欲放游丝入:卷起窗帘,仿佛有细丝飘入,象征新的情感与思绪。
  9. 相看处重忆春风:在对视中重温春风的温暖,表达对往事的回味。
  10. 草绿无痕,花红未落:草地绿意盎然,花朵依旧鲜艳,象征美好的时光未曾逝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银华”,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吹愁”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草绿无痕,花红未落”,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女子内心情感的变化,既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出春的生机与温暖给人带来的情感解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华:象征美丽、清新,代表春天的生机。
  • 芙蓉:象征女性的美丽与纯洁。
  • 春风:象征温暖、希望,带来情感的解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华”指的是什么?

    • A. 水面波光
    • B. 明亮的星星
    • C. 太阳的光辉
  2.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纯洁
    • B. 忧愁与孤独
    • C. 春天的气息
  3. “草绿无痕,花红未落”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 B. 对美好时光的赞美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水面波光
  2. A. 美丽与纯洁
  3. B. 对美好时光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情感与春天的气息。
  • 温庭筠的《菩萨蛮》: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董以宁《一丛花•闺情》 vs 李清照《如梦令》
    • 两首诗都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春天的描绘,但董以宁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加突出内心情感的变化。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柔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收录大量优秀古代诗词,帮助理解诗词背景。
  • 《李清照诗词研究》:对女性诗人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郡王阁端午帖子 郡王阁端午帖子 九日登尧山书事 金陵 讲彻礼记崇政殿开宴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标韵 耳字旁的字 朱镳 且住 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嘴开头的成语 义刑义杀 萋菲贝锦 克字旁的字 奇珍 庄吏 狐藉虎威 晚节黄花 鹵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贵远鄙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