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2:24
长干滩下木兰桡。
郎去路迢遥。
长年只趁东风急。
偏石尤不打春潮。
乌帽乡人,白头艇子,
多少是归舠。
桥边青柳路傍桃,
全不管魂消。
金钗卜尽归将未,
料无过后日明朝。
已是初更,灯花难信,
未必便今宵。
在长干滩下,橹声随木兰舟而行,
我心中的郎远去的路多么漫长。
一年四季我只随东风而急行,
偏偏那石滩却不受春潮的鼓动。
乡人戴着乌帽,白发的船夫,
有多少人是归乡的舟子。
桥边的青柳,路旁的桃花,
我全然不顾自己心魂的消散。
金钗已经算尽,归期却未定,
估计今日的明朝也无望可言。
已经是初更时分,灯下的花影难以信任,
今晚是否能见面,也未必。
作者介绍:丁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以清丽见长,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离别、归乡、爱情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感受。
《一丛花 望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思念与离愁的画面。诗的开头描绘了长干滩下的木兰舟,伴随着远行的郎,给人一种孤独与漫长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通过对乡人、青柳、桃花的描绘,将内心的思念与无奈愈加凸显。乡人的白头和归舠的渔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似乎在呼唤那些归去的人,而诗人在此时却感到无能为力。
诗中“金钗卜尽归将未,料无过后日明朝”的句子,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既表现了对爱情的期望,也透出一种愁苦的心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人对生命、爱情以及自然的深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归乡和爱情的复杂情感,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郎去路迢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期待
答案:b) 思念
“金钗卜尽归将未”中的“金钗”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
c) 家庭
答案:b) 爱情
诗中提到的“乌帽乡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渔夫
b) 商人
c) 学者
答案:a) 渔夫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