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8:25
一丛花
重九日堆菊山一座,作此赏之
作者: 潘榕 〔清代〕
西风瑟瑟又重阳。
抚景感苍凉。
故堆丛菊山层叠,
把秋色装点春光。
得伴花吟,纵无客饮,
相对亦徜徉。
莫嫌清瘦自能香。
老圃几经霜。
不趋炎热偏趋冷,
年来也一样心肠。
晚节同坚,孤芳独赏,
有骨傲何妨。
重阳节又到了,西风冷冷,景色让人感到苍凉。我堆起层层堆菊,装点了这秋日的风光。虽然没有客人来饮酒,但与花相对,心中也感到畅快。不要嫌弃我的菊花清瘦,它依然芬芳。老园子经过几次霜打,依然不畏寒冷,年复一年,心境依旧。晚年的节操如菊花般坚贞,独自欣赏孤傲的花朵,又有什么关系呢?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登高习俗,寓意长寿与吉祥。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与节操结合,成为文人墨客抒情的重要意象。
作者介绍:潘榕,清代诗人,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与对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重阳节时,诗人感怀秋意,借菊花抒发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全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菊花的高洁。开篇的“西风瑟瑟又重阳”设定了清冷的氛围,迅速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描写菊花的层叠与芬芳,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情感。尽管环境的寒冷与凋零,菊花的清香与坚韧却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诗中提到的“老圃几经霜”,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流逝,但即使经历了风霜,内心的坚韧依旧不变。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对孤独的欣赏,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坚定追求,富有哲理性。
逐句解析: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品格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孤独的欣赏与坚贞的信念,展示了秋天的悲凉与菊花的高洁形成鲜明对比的情感。
诗词测试:
重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诗中提到的“莫嫌清瘦自能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外界的抱怨
B. 对菊花的赞美
C. 对生命的无奈
诗人在重阳节的心态是怎样的?
A. 愉快
B. 伤感
C. 坚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