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丛花·看秧

《一丛花·看秧》

时间: 2025-05-07 22:59:53

诗句

青山垂尽是江乡。

风景似钱唐。

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

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

占城早稻欲移秧。

疏雨对斜阳。

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

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9:53

原文展示:

一丛花·看秧
作者: 曾廉 〔清代〕

青山垂尽是江乡。风景似钱唐。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占城早稻欲移秧。疏雨对斜阳。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江乡的美丽景色,青山与江水交融,景色如同钱塘江般迷人。烟波浩淼,荡漾在空碧之中,画桥曲折,垂杨依依。田畴绣出鳞次栉比的稻田,农人忙于烧葵煮笋,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占城的早稻正准备移秧,细雨与斜阳交织。游人正想划船离去,欣赏幽草的芳香与迷离。天气刚刚放晴,抛下厚重的绣袄,只穿着轻薄的罗裳。

注释:

  • 青山垂尽:青山延伸至江边。
  • 钱唐:指的是杭州的风景。
  • 烟波澹荡:烟雾与波浪轻轻荡漾的景象。
  • 绣壤:指的是精美的田地。
  • 疏雨对斜阳:细雨与斜阳相映成趣。
  • 好芳绪幽草茫茫:游人陶醉于草木的芳香,景色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擅长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秀丽。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农耕时期,表现了江乡的自然美和农人的辛勤劳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田园风貌。

诗歌鉴赏: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乡的秀美景色,展现了农人繁忙的劳作和游人悠闲的心境。开篇通过“青山垂尽是江乡”引入了江乡的广阔视野,接着用“风景似钱唐”比喻其美丽,提升了整幅画面的意象。通过“烟波澹荡摇空碧”,诗人将水天一色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绣壤鳞塍,烧葵煮笋”,细腻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同时,“占城早稻欲移秧”反映了农人的辛勤与希望,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段,诗人描绘了游人的离去,表达了对自然的依依不舍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天气的变化,抛下厚重的衣物,显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江乡的自然景色。
    • 第二联表现田园生活的繁忙与美好。
    • 第三联反映游人的心情与对自然的依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景似钱唐”,提升了景色的美感。
    • 对仗:如“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江乡的自然景色与农人的生活,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江乡:代表着田园生活与人文情怀。
  • 烟波:象征着梦幻与悠远。
  • 垂杨: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钱唐”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苏州
    • B. 杭州
    • C. 南京
    • D. 上海
  2. “青山垂尽是江乡”中的“垂尽”意指什么?

    • A. 青山结束于江边
    • B. 青山倒映在江中
    • C. 青山覆盖了江
    • D. 青山消失在远方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柳宗元《江雪》

诗词对比

  • 曾廉的《看秧》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田园生活的热爱,但曾廉更注重人们的劳作与生活气息,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百家》

相关查询

浪淘沙 题《重校〈十三楼吹笛谱}》 浪淘沙·嵩山道偕月子步月夜归 浪淘沙 中秋夜雨 浪淘沙 山居十首 其五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吟黄菊 浪淘沙 送宁远县壮丁出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邻女詈人 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杰地灵 龍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残税 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顶级 鬼哭狼号 非字旁的字 包含榛的词语有哪些 升帐 杯中之物 生死无贰 闷葫芦 头功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