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10:48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文天祥
直弦不似曲如钩,自古圣贤多被囚。
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
可怜杜宇空流血,惟愿严颜便斫头。
结束长编犹在此,灶间婢子见人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被囚禁期间的感慨。开头说拉直的弦并不像弯曲的钩,意味着直道不如曲道灵活,自古以来很多圣贤都曾被囚禁。命运有死的时候,名声却不会消亡,身体虽无忧虑,心中仍然充满忧愁。可怜的杜宇鸟在空中哀鸣流血,只希望严颜能够斩首。长篇大论的结局仍旧在这里,灶间的婢女见人反而感到羞愧。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抗元战争中表现出色,后被俘,最终选择殉国。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充满爱国情怀。
此诗创作于文天祥被囚禁期间,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与对国家的忧虑。诗中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文天祥的《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诗中通过直弦与曲钩的对比,揭示了正直与灵活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对历史上许多圣贤遭遇不幸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命有死时名不死,身无忧处道还忧”展现了对生命和名声的思考,凸显了人在困境中内心的煎熬。
杜宇鸟的哀鸣象征着作者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而“惟愿严颜便斫头”的表达则显示了他对即将面临的命运的无畏与坦然。诗的最后两句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出他对身世的感慨与对人情世故的敏感,增强了整首诗的厚重感和现实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文天祥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与信念的决心,同时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选择题:诗中“直弦不似曲如钩”主要表达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杜宇”象征着__。
判断题: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对 / 错)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基调中探讨了人生与命运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