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2:11
出真州
秦庭痛哭血成川,
翻讶中行背可鞭。
南北共知忠义苦,
平生只少两淮缘。
在秦庭上痛哭,鲜血如河流淌,
回头一看,竟然被人用鞭子抽打。
南北的人民都知道忠诚和义气的苦楚,
我一生中只缺少与两淮的缘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破败的痛心与对忠义的坚守。在“南北共知忠义苦”一句中,作者提及了南北人民对忠义的共同理解,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同时,提到“两淮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遗憾。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随园,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和气节闻名,尤其是在抵抗元朝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在抵抗元军的过程中,面临国家沦陷的悲痛。通过诗歌,作者表达了对故国的无限哀思与忠义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与对理想的追求。
《出真州》是一首充满悲愤和忠诚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首句“秦庭痛哭血成川”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感受到国家破灭的惨痛。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以“翻讶中行背可鞭”传达出自己作为忠臣的屈辱与坚韧,深切体会到忠义之苦的南北人民共同的命运。
诗中“南北共知忠义苦”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呼唤,展现了文天祥心中对忠义的坚守和对民族的责任感。在结尾处提到的“两淮缘”,不仅是对家乡的思念,也象征着文天祥在国家沦亡时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归属感。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爱国情怀,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国家沦陷与忠臣屈辱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强调了忠义与痛苦的主题,传达出一种悲壮而坚定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秦庭痛哭血成川”中的“秦庭”指的是?
A. 秦朝都城
B. 南宋都城
C. 元朝都城
“南北共知忠义苦”这句反映了什么主题?
A. 个人的成功
B. 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C. 对家乡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两淮缘”象征着什么?
A. 忠诚的归属
B. 个人的遗憾
C. 家乡的眷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出真州》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