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第一百六十六

《第一百六十六》

时间: 2025-04-23 08:57:23

诗句

惊风翻河汉,鹑首丽泥涂。

吾衰将焉托,愁绝付摧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57:23

原文展示:

惊风翻河汉,鹑首丽泥涂。吾衰将焉托,愁绝付摧枯。

白话文翻译:

狂风将银河掀翻,鹑鸟的头顶沾满了泥土。我衰老无依,忧愁绝望只好寄托在枯朽之物上。

注释:

  • 惊风:猛烈的风。
  • :翻动、掀起。
  • 河汉:指银河,古人常用“河汉”来形容夜空中的银河。
  • 鹑首:鹑鸟的头部,形容小而脆弱。
  • 丽泥涂:美丽的泥土,指环境的污浊。
  • 吾衰:我年纪大了、身体衰弱。
  • 将焉托:将寄托于何处。
  • 愁绝:忧愁至极,无法解脱。
  • 付摧枯:归于枯朽之物,意味着失去希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银河”和“鹑鸟”等意象,提及了古代文人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因坚持抗元而被俘,后被杀,著有《文山诗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灭亡,国家破败,个人处境艰难之时,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文天祥的《第一百六十六》以“惊风翻河汉”开篇,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意象鲜明,传达出一种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鹑首丽泥涂”不仅描绘了一个自然景象,也是对自身处境的隐喻,表明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自问“吾衰将焉托”,他对自身衰老的无助感到愁苦,最终以“愁绝付摧枯”结束,愈加强化了诗歌的悲凉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射出人类的脆弱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惊风翻河汉:开篇以动词“翻”描绘出风的猛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界的狂暴与无情。
  • 鹑首丽泥涂:鹑鸟的脆弱与泥土的污浊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诗人内心的脆弱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吾衰将焉托:诗人自问,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 愁绝付摧枯:收尾处情感的升华,表现出愁苦已至极点,无法解脱的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河流,表达出流逝的无情。
  • 拟人:风似乎在翻动银河,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意象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沦亡和个人衰老的深切忧虑,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无奈。诗人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苦闷,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悲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惊风:象征变化与动荡,暗示外部环境的不安。
  • 河汉:作为宇宙的象征,代表着浩瀚与无情。
  • 鹑首:象征脆弱与无助,诗人的自我反映。
  • 泥涂:代表生活的污浊与困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惊风翻河汉”中的“惊风”指什么?

    • A. 柔和的风
    • B. 强烈的风
    • C. 不存在的风
  2. “吾衰将焉托”中“衰”字的意思是?

    • A. 年轻
    • B. 衰老
    • C. 繁荣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元代高明的《琵琶记》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相对比,文天祥的作品更为沉重,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绝望,而陆游则在忧国思乡中保持了一丝希望。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曳杖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其三 次韵谢邢九思 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 种竹 赴陈留二首 咏青溪石壁 香林四首 次南阳 又登岳阳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迷留没乱 包含篓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弘法 干字旁的字 怡色 包含与的词语有哪些 悲伤憔悴 佐欢 鬥字旁的字 堂堂一表 任随 一见如故 鼠字旁的字 将军箭 顺天从人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