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0:51
原文展示:
贺明朝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拈双凤金线。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人前不解,巧传心事,别来依旧,孤负春昼。碧罗衣上蹙金绣,睹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想韶颜非久,终是为伊,只恁偷瘦。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在花丛中初次见到你的面容,你用红袖半遮着妆容的脸庞。轻轻转动着石榴裙的裙带,故意用纤细的玉指,偷偷地捻着双凤金线。碧绿的梧桐树锁住了深深的庭院,谁能料到两情相悦,何时才能缠绵。羡慕春天来的双燕,飞到玉楼,朝夕相见。回忆起在花丛中相见之后,只凭纤手,暗暗抛掷红豆。在人前不解,巧妙地传达心事,别离之后依旧,辜负了春日的时光。碧罗衣上绣着金线,看着一对对鸳鸯,空留泪痕透。想你的容颜不会长久,终究是为了你,只能这样偷偷地消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炯(约896-971),字文叔,五代宋初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婉约,多写男女情爱。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恋情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回忆年轻时的恋情时所作,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抒发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相思之情。诗中“忆昔花间初识面”开篇即点明了回忆的主题,随后通过“红袖半遮妆脸”等细节描写,勾勒出了一个美丽而含蓄的女子形象。诗中的“偷拈双凤金线”和“碧梧桐锁深深院”等意象,既展现了女子的娇羞和诗人的无奈,也暗示了两人情感的深锁和难以言说的苦楚。后文的“羡春来双燕”和“暗抛红豆”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婉约,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过去恋情的回忆和深深的相思之情。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红袖半遮妆脸”、“偷拈双凤金线”和“碧梧桐锁深深院”等,都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韵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红袖半遮妆脸”中的“红袖”指的是什么? A. 女子的衣袖 B. 红色的裙子 C. 红色的头巾 D. 红色的鞋子
诗中“偷拈双凤金线”中的“偷拈”是什么意思? A. 偷偷地捻弄 B. 公开地捻弄 C. 用力地捻弄 D. 轻轻地捻弄
诗中“碧梧桐锁深深院”中的“碧梧桐”象征什么? A. 高洁 B. 富贵 C. 悲伤 D. 孤独
诗中“暗抛红豆”中的“红豆”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健康 C. 相思 D. 幸福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