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时间: 2025-05-07 23:06:51

诗句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6:51

原文展示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作者: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
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
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白话文翻译

樱桃已经落尽,春天也随之离去,
金色的蝴蝶在空中双双飞舞。
子规在小楼西边的月光下啼叫,
玉钩般的罗幕轻轻垂下,暮烟惆怅弥漫。
别后的巷子寂静无声,人人已散去,
我望着那残留的烟草,低沉迷惘。
炉香轻轻袅绕,像凤凰儿一样,
我空手持着罗带,回首时满怀遗憾与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樱桃:指樱桃果,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蝶翻金粉:形容金色的蝴蝶在花间飞舞,生动描绘春日的景象。
  • 子规:指杜鹃鸟,常被用作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 玉钩:形容罗幕如同精美的玉钩,给人一种优雅的视觉感受。
  • 炉香:指熏香,常用来营造氛围,表达内心情感。

典故解析

  • 子规啼:杜鹃的啼叫在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表达思念和离别的感伤。
  •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象征着美丽与吉祥,常用于比喻少女或女子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978年),五代时期南唐的国君及词人,以其词作闻名,尤其擅长抒情。李煜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写于李煜晚年,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中流露出浓厚的忧伤与怀旧之情,反映了他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失去的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李煜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樱桃的落尽象征着春天的逝去,随之而来的蝶舞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子规的啼叫,把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小楼西边的子规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怨,让人无法自已。

“别巷寂寥人散后”一句,展现了深秋后的孤独和凄凉,伴随着“望残烟草低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最后两句中,炉香袅袅升起,凤凰儿的比喻使得情感更为细腻,空持罗带的形象则传达了一种失落与遗憾,回首时的恨意更是将情感推向了极致。

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往事的追忆,李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切的情感,将一幅凄美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樱桃落尽春归去:樱桃果已成熟并掉落,暗示春天的结束。
  2. 蝶翻金粉双飞:金色的蝴蝶在花间飞舞,生动描绘春日的景象。
  3. 子规啼月小楼西:杜鹃鸟在月光下鸣叫,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4.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形容优雅的罗幕和低垂的暮烟,渲染出一种忧伤的情感。
  5. 别巷寂寥人散后:表达离别后的寂静与孤独,令人感到冷清。
  6. 望残烟草低迷:眼前的景象模糊,反映内心的迷惘与失落。
  7. 炉香闲袅凤凰儿:炉香缭绕,形象化地传达出一种优雅和渴望。
  8.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空手持着罗带,回首时满怀遗憾与恨意,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钩罗幕”将罗幕比作玉钩,增强了画面的优雅感。
  • 拟人:蝶的翩翩起舞赋予了蝴蝶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子规啼月”、“樱桃落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逝去与离别的伤感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的情绪,展现了李煜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爱情的执着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寓意青春的消逝。
  • :象征自由与美好,也暗示着短暂与脆弱。
  • 子规:象征着思念与离别的哀伤。
  • 炉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樱桃落尽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到来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动物?
    A. 燕子
    B. 杜鹃
    C. 鹦鹉
    答案:B

  3. “空持罗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遗憾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的另一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亦有对秋天的思考与感怀。

诗词对比

  • 李煜 vs. 温庭筠:李煜的词更具个人情感,温庭筠则更偏向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两者均展现了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李煜词全集》
  • 《五代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译文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注释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落尽:凋谢之意。翻:翻飞。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谓蝴蝶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古代传说失国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逊位后隐居山中,其魂化为杜鹃。又经常于夜间呜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别巷寂寥(liáo)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niǎo)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寂寥:冷冷清清。低迷:模糊不清。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持:拿着。罗带:丝带。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独处伤怀,春怨无归的怅恨、无奈之情。首句由写景入,点明时间、环境,先营造出了一种春尽无归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伤春怀忧的情势,也昭示出全词的主旨和思路。“蝶翻”句是反写,眼中所见之活泼欢快,更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苦无奈。三句“子规啼月小楼西”,有听觉,有视觉,而且点明时间已是夜半之后,主人公却依旧难以入眠,显见是愁思纷扰,怨恨满心。虽然樱桃、蝴蝶、杜鹃等都是春夏之交的景物,但其中恐怕亦另有深意。有人说,“樱桃落尽”和“子规啼月”都是用典,意寓为:“用樱桃难献宗庙、杜宇(子规)失国的两个典故,写伤逝之情、亡国的预感,用心良深。”(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分析起来,不失其理。李煜这位南唐后主尽管做得很不称职,但国势危亡、百姓罹难这样的大事他还是心中有数的,只是己无大计、士无良策,虽然终日忧思,但却无可奈何,所以在这里以典喻今,以思妇喻忧恨,当是不可免的。想必当此围城之时能作此春怨词,思妇的哀怨和他本人的愁苦相通是更主要的原因。接下来二句写内景,时空的转移依然无法抹去思妇的感伤,所以惆怅不尽,眼中的一切都有了难遣的情怀。   词的下片起首即是“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伶仃之意已跃然纸上。望穿秋水,望断云桥,“望残烟草低迷”,具体、形象、生动,把前句的“寂寥”赋予了更鲜活的内容。“炉香”句是写暗夜空室的实景,由外转内,由远及近,这一转眼本身就说明了主人公的情迷意乱。而室内的景色还比“门巷”更“寂寥”,“闲袅”衬“空持”,一个孤苦无依、忧思无解的形象已呼之欲出。全词最后一句当是词眼,一个“恨”倒贯全篇,其中是否有李煜于亡国之忧中“回首”自己、检讨往昔的寓意,亦未可知。   全词写景徐徐道来,写情却有突兀之语,全词意境皆由“恨”生,并由“恨”止。在写法上是虚实相生、内外结合,时空转换自然、顺畅,笔意灵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却不失含蓄,柔声轻诉却极其哀婉动人,正如陈廷焯《别调集》中所云:“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梦想当年姚魏家 水龙吟(老人寿词) 菩萨蛮(熏沈) 朝中措(元夕上潭帅刘共甫舍人) 菩萨蛮(木犀十咏带月) 醉落魄(夜静闻琴) 南歌子(为吕圣俞寿) 青玉案(东园饯母舅晁阁学镇临川) 秦楼月(与杨君孜月夜泛舟) 临江仙(同官招饮席上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养虎自啮 妒贤疾能 夹腰 尢字旁的字 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鼯鼠之丑 夏虫不可语冰 斗牙拌齿 苍天 明哲 娥姜水 廓填 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嫔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