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8
天地不生成,古今有何事。
茫茫万劫中,生民多所嗜。
黄金变为土,盗蹠亦柳季。
造物起争端,无怪人趋利。
有酒且斟酌,万事付一醉。
天地并非从无到有地生成,那么古今之间又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在这漫长的劫难中,世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嗜好。即使黄金也会变成泥土,盗贼的行径如同春天的柳树一样频繁。造物主创造了纷争的根源,因此人们趋向于追逐利益也是情有可原的。不如借着酒来畅饮,将世间的烦恼都交给醉意去消解。
陆文铭,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记载,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哲学反思。
这首《杂诗》写于清代,诗人处于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感到无奈与迷茫,进而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酒的寄托。
陆文铭的《杂诗》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见解。开篇就以“天地不生成”来引入,思考事物的本源以及古今的关系,似乎在质疑生命的意义。接着,诗人通过“茫茫万劫”来描绘人世间的苦难与无常,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人心的复杂。
“黄金变为土,盗蹠亦柳季”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财富的无常与盗贼的猖獗,反映出人们在利益面前的贪婪和现实的残酷。这里的“柳季”暗指春天生机勃勃,却又暗含一种社会的浮躁与不安。最后几句则转向对生活态度的引导,提倡借酒消愁,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洒脱的生活哲学,似乎是在告诉人们,面对纷扰的世界,不如放下执念,尽情享受当下。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利益纷争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财富、利益与人心的无奈,同时也提倡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主张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
B. 人生的无常与追求
C. 爱情的甜蜜
D. 战争的残酷
“黄金变为土”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财富的无常
B. 大自然的变化
C. 人生的苦难
D. 友情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斟酒”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痛苦
B. 享受与放纵
C. 人际关系
D. 文化传统
以上作品同样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社会的思考,可以与陆文铭的《杂诗》进行比较,探讨不同风格与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