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时间: 2025-05-12 07:31:39

诗句

山处如公亦甚都,不携西子不思鲈。

三高异日当为四,不见方严与范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1:39

原文展示:

山处如公亦甚都,不携西子不思鲈。三高异日当为四,不见方严与范俱。

白话文翻译:

住在山中如同您这样的人物也非常出众,不带着西施也不思念鲈鱼。将来有一天,三位高人应当会变成四位,那时就看不到方严与范参政您一起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处:指住在山中。
  • 如公:如同您。
  • 甚都:非常出众。
  • 西子:指西施,古代美女。
  • 思鲈:思念鲈鱼,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表示对家乡的思念。
  • 三高:指三位高人。
  • 异日:将来有一天。
  • 方严: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范俱:指范参政,即诗中的主角。

典故解析:

  • 思鲈:出自《世说新语·识鉴》,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用“思鲈”表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是赵蕃为了祝贺范参政从建康得到资政宫祠的职位而作。

创作背景: 范参政从建康得到资政宫祠的职位,赵蕃以此诗表达祝贺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范参政高尚品质的赞美,表达了对其的敬仰和祝贺。首句“山处如公亦甚都”,以山中隐居的高洁形象比喻范参政的出众品质。次句“不携西子不思鲈”,进一步以不带美女、不思家乡的鲈鱼,来强调范参政的超然物外和高洁不群。后两句“三高异日当为四,不见方严与范俱”,则预言范参政将来会成为第四位高人,同时表达了对范参政与方严共同的高尚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范参政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山处如公亦甚都”,通过山中隐居的形象,比喻范参政的高洁出众。
  • 次句“不携西子不思鲈”,以不带美女、不思家乡的鲈鱼,来强调范参政的超然物外和高洁不群。
  • 第三句“三高异日当为四”,预言范参政将来会成为第四位高人。
  • 末句“不见方严与范俱”,表达了对范参政与方严共同的高尚品质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通过山中隐居的形象,比喻范参政的高洁出众。
  • 典故:次句使用“思鲈”的典故,强调范参政的超然物外。
  • 预言:第三句通过预言范参政将成为第四位高人,表达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范参政高尚品质的赞美,表达了对其的敬仰和祝贺,同时展现了作者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处:隐居的高洁形象。
  • 西子:古代美女,代表世俗的诱惑。
  • 思鲈:对家乡的思念,代表对官场的厌倦。
  • 三高:三位高人,代表高尚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西子”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美女 B. 山中隐士 C. 官职名称 D. 鱼类名称

  2. “思鲈”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官场的厌倦 C. 对美食的渴望 D. 对隐居的向往

  3. 诗中的“三高”指的是什么? A. 三位高人 B. 高山、高树、高塔 C. 高官、高爵、高禄 D. 高洁、高雅、高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涧泉日记》
  • 其他宋代诗人的赞美诗作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维的山水诗对比,展示不同朝代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不同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世说新语》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留别邹绍刘长卿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 奉试水精环 一公新泉(一作题灵一上人院新泉) 荆溪馆呈丘义兴 宿天竺寺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宿法华寺 入唐溪 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方宝剑 臼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水浊鱼噞 咽漱 核夺 陵迁谷变 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厘的成语 衿抱 浟浟 四点底的字 包含侍的词语有哪些 皮松肉紧 乛字旁的字 投河奔井 爪字旁的字 珠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