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5:05
大江东去
易顺鼎 〔清代〕
一拳庐阜,也还算吴楚中间奇物。
我自飞行南斗外,不藉丹崖翠壁。
三石梁边,六朝松顶,瀑布悬秋雪。
浩然归去,望云心似仁杰。
翻羡陆弟周郎,石湖秋色里,扁舟徐发。
五老香垆,遥送我回首烟岚明灭。
未报君亲,名山虽有约,敢云披发。
人间事了,骑龙同捉明月。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沿着大江东去,我看到庐阜的壮丽,虽然身处吴楚之间,但仍然是一种奇特的景象。我心中向往南斗星的广阔,根本不依赖于丹崖和翠壁的美丽。三石梁旁,六朝的松树高耸,瀑布如同悬挂的秋雪般清冷。心中浩然归去,仰望天空,心情如同仁杰一般宽广。羡慕陆游和周郎,在石湖的秋色中,轻舟缓缓驶出。遥远的五老香垆,送我回首,那烟岚时隐时现。虽然未能向君亲报到,名山虽然有约,但我敢说不必披发。人间的事情已了结,我愿骑龙同月共舞。
易顺鼎(约1660-1740),清代诗人,字维岳,号青山,江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山水风光和个人情怀。
《大江东去》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壮丽山川和诗人的胸怀,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以“大江东去”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通过对庐阜、三石梁等地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奇特,而诗人在其中的感受则显得格外深沉。诗人自比仁杰,表达了他对理想和豪情的追求,同时又流露出对周围人事的淡然与超然。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感受的表达。通过对自然的景仰,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与大自然的伟大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整首诗流畅而富有音乐感,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一拳庐阜,也还算吴楚中间奇物:
我自飞行南斗外,不藉丹崖翠壁:
三石梁边,六朝松顶,瀑布悬秋雪:
浩然归去,望云心似仁杰:
翻羡陆弟周郎,石湖秋色里,扁舟徐发:
五老香垆,遥送我回首烟岚明灭:
未报君亲,名山虽有约,敢云披发:
人间事了,骑龙同捉明月: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人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豪情壮志、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庐阜”指的是哪个地方?
“我自飞行南斗外”中“南斗”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仁杰”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