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大江东去 燕台归思

《大江东去 燕台归思》

时间: 2025-04-26 14:59:49

诗句

羁人情绪,似禽鱼、误入绦笼难出。

极目乡关何处是,云树苍烟遥隔。

不敢哀号,恐惊肠断,默默空凄恻。

自家儿女,怎叫他个怜惜。

应叹两字功名,半生劳顿,堪笑还堪咄。

离别伤心梦中相,聚后醒来悲泣。

误我归期,欺他归约,各度如年日。

君平频问,故国何日归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49

原文展示

《大江东去 燕台归思》
作者:董如兰(畹仙) 〔清代〕

羁人情绪,似禽鱼误入绦笼难出。
极目乡关何处是,云树苍烟遥隔。
不敢哀号,恐惊肠断,默默空凄恻。
自家儿女,怎叫他个怜惜。
应叹两字功名,半生劳顿,堪笑还堪咄。
离别伤心梦中相,聚后醒来悲泣。
误我归期,欺他归约,各度如年日。
君平频问,故国何日归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身处异乡的人的愁苦情绪,像鸟鱼一样误入了绳索的围困,难以逃脱。远望故乡,不知何在,云树和苍烟将我与故土隔绝。我不敢痛哭,怕是会让肠子都断了,只能默默地感到凄凉。我的儿女,又怎么能让别人怜惜呢?我只能感叹功名这两个字,半生辛劳,真是可笑又可叹。离别时的伤心在梦中重聚,醒来却又悲泣不已。归期被误,归约被欺,各自的日子如同漫长的岁月。君平不断询问,何时才能回到故国呢?

注释

  • 羁人:指身在异乡的人。
  • 禽鱼:比喻被困的人,形象地表达了无处可逃的窘境。
  • 绦笼:指用绳索或网捕获的笼子。
  • 极目:远望,眺望。
  • 云树苍烟:描绘了远方的景象,给人一种遥远和隔离的感觉。
  • 哀号:悲伤地哭泣。
  •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 功名:指仕途名利。
  • 堪笑还堪咄:既可笑又可叹,表达对人生经历的无奈。
  • 误我归期,欺他归约:指对归乡的期盼被延误,感到失落和被骗。
  • 君平:诗中可能指朋友,关心诗人的归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如兰(畹仙),清代女诗人,擅长词赋。其诗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感受,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有离散与归乡之感。诗人身处异乡,思乡情切,情绪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大江东去 燕台归思》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羁人情绪,似禽鱼误入绦笼难出”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助。诗的开头便设置了一个强烈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极目乡关何处是,云树苍烟遥隔”,更是通过远望的意象,体现了乡愁的深重,诗人对故乡的无边渴望在此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诗中“不敢哀号,恐惊肠断,默默空凄恻”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虽然极度悲伤,却又不敢外露,反映了古代士人对情感的压抑与内心的挣扎。而“自家儿女,怎叫他个怜惜”,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愧疚与思念,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感受。

在整首诗中,功名的无奈与离别的哀伤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最终以“君平频问,故国何日归得”收尾,更是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羁人情绪,似禽鱼误入绦笼难出:表达身处异乡的人如同被困的鸟鱼,无法逃脱的痛苦。
  • 极目乡关何处是,云树苍烟遥隔:远望故乡,不知方向,描绘出一种遥远的隔阂和无尽的思念。
  • 不敢哀号,恐惊肠断,默默空凄恻:内心深处的悲痛,却因恐惧而不敢外露,表现出一种无奈。
  • 自家儿女,怎叫他个怜惜:对家人和亲情的愧疚,感到无从诉说。
  • 应叹两字功名,半生劳顿,堪笑还堪咄:对名利的感慨,反映出对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 离别伤心梦中相,聚后醒来悲泣:梦中重聚的欢愉,醒来却又回到现实的悲痛。
  • 误我归期,欺他归约,各度如年日:对归乡的期盼被延误,感到失落和被骗。
  • 君平频问,故国何日归得:对友人的询问,进一步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例如,“似禽鱼误入绦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立无援;而“云树苍烟遥隔”则以具象的自然景观反映内心的孤独和思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身处异乡者的孤独感和对亲情、名利的反思,情感深邃而真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人:代表身处异乡的人,象征孤独与无助。
  • 禽鱼:比喻被困的生物,体现被束缚的无奈。
  • 云树苍烟:远方的景象,象征乡土的遥远与难以抵达。
  • 功名:代表社会地位与名利,寓意人生的辛苦与追求的虚无。
  • 梦中相聚:暗示思念与渴望,体现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羁人”指的是:
    A. 身在异乡的人
    B. 回乡的人
    C. 旅行的人

  2. “云树苍烟遥隔”中的“苍烟”指的是:
    A. 远处的山
    B. 幽暗的云雾
    C. 远方的景象

  3. 诗中提到的“功名”主要反映了:
    A. 家庭的幸福
    B. 社会地位与名利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思乡之情,意境清新。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是思念亲人,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董如兰《大江东去 燕台归思》:两首诗均通过夜晚的意象表达思乡情,但李白的诗更显简洁明了,而董如兰的诗则情感更加细腻,描绘的场景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诗词的背景与作者的风格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酬潘景玉 陈子植草庐成求予赋 长至日 昌原怀古 草花 蔡琰归汉图 别所亲 别方槐庭山人二首 别方槐庭山人二首 宝林寺鳗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原子武器 大河 户告人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赖之徒 连宵彻曙 黍字旁的字 峻博 矫情自饰 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帷幕不修 倒八字的字 离蔬释躥 辙鲋 山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