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喜

《自喜》

时间: 2025-05-03 23:19:07

诗句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9:07

原文展示

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
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
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身体懒惰,难以勉强自己,性情笨拙,反应迟钝。早晨在被子里赖床,直到下午才打开柴门。忙碌地把能干的人赶走,反而吸引了那些迟钝的人来。我自得其乐,谁能理解我呢?无才之人胜过有才之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懒惰。
  • 勉强:勉力去做。
  • :笨拙。
  • 迟回:反应慢,迟钝。
  • 布被:指铺床的被子。
  • 辰时:指早晨,通常是指7点到9点。
  • 柴门:用柴火的门,象征家居。
  • 忙驱:忙着驱赶。
  • 能者:能干的人。
  • 闲逐:空闲时追逐。
  • 自喜:自己高兴。
  • :理解。
  • 无才:没有才华。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我价值的独特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著称,作品内容涵盖社会、人生、情感等多个方面。他致力于诗歌的通俗化,使得诗歌更易为大众接受。

创作背景: 《自喜》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在这一阶段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雨,心态逐渐趋于平和。他在此诗中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坦然接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自喜》是白居易对自己性情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他对自身懒惰与笨拙的坦然接受。诗中使用了简单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懒散的生活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的自我反省,另一方面则是对世俗忙碌的嘲讽。诗人似乎在说,时间从早到晚都在流逝,而他却依然选择自得其乐。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句,揭示了白居易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在追求功利的社会中,能干的人往往被迫忙碌,而那些不求上进、迟钝的人反而被接纳。这一现象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与自省,最终表达出他“无才胜有才”的自我慰藉,提示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真实,而非外在的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慵难勉强:我身体懒惰,难以勉强自己起床。
  • 性拙易迟回:我的性情笨拙,反应慢。
  • 布被辰时起:早晨躲在被子里不愿起。
  • 柴门午后开:直到下午才打开门。
  • 忙驱能者去:忙着把能干的人赶走。
  • 闲逐钝人来:反而吸引了迟钝的人。
  • 自喜谁能会:我自得其乐,谁能懂我?
  • 无才胜有才:无才之人胜过有才之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描述自己懒惰的状态,夸大了生活的惰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作者对自我性情的接受与对世俗价值的反思,强调内心的自得与宁静,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布被:象征懒散的生活态度。
  • 柴门:象征家庭与安宁。
  • 能者与钝人:分别代表社会的成功与失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追求成功
    • B. 自得其乐
    • C. 愤世嫉俗
    • D. 强烈自卑
  2. “身慵难勉强”中的“慵”字是什么意思?

    • A. 思考
    • B. 懒惰
    • C. 快乐
    • D. 努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白居易其他作品如《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生命的无常。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维的《终南山》,两首诗都涉及对生活的反思,但王维更偏向于自然与宁静,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关注对自身状态的接受与嘲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相关查询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送杨腾山人 次韵李抚辰屯田修州门 葺居五首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闭居五咏其三读书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 夜坐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一夫之勇 乡里不通 含哺鼓腹 儿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罄述 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毡幕 高罗 舰日 锥处囊中 旌命 诲淫诲盗 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