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0:44
杨柳枝·前有别杨柳枝
白居易 〔唐代〕
前有别杨柳枝,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又复戏答。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在前面有一首《杨柳枝》,我在梦中得到启发,续写了“春尽絮飞”的句子。又想要轻松地回应一下。柳树已经老了,春天深了,日头也偏斜,任那柳絮飞向别人的家。谁能再像孩童一样,随春风追逐着柳花呢?
本诗中提到的“春尽絮飞”句子,出自前人的诗作,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与感伤。柳树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诗中借柳树的生长与柳絮的飘散,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离去和柳絮的飘散暗示着青春的逝去和人世的变迁。
《杨柳枝·前有别杨柳枝》通过柳树和柳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柳老春深日又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诗人用“任他飞向别人家”,表现出对春天短暂的无奈与洒脱,似乎在说柳絮飞向他人,那又何妨。最后一句“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则将诗人对纯真童趣的向往与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轻松调侃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示了白居易作为诗人的深刻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柳树和柳絮的意象,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乐趣的向往。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杨柳枝·前有别杨柳枝》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诗中“柳老春深日又斜”表达了什么情感?
“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中提到的“孩童戏”指的是什么?
答案:1.D;2.B;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