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2:01
自平宫中吕太一,
收珠南海千馀日。
近供生犀翡翠稀,
复恐征戎干戈密。
蛮溪豪族小动摇,
世封刺史非时朝。
蓬莱殿前诸主将,
才如伏波不得骄。
在平宫里,吕太一正在进行权谋,
收纳南海的珠宝,数以千日。
近来供奉的生犀和翡翠都稀少,
我又担心征讨的战事频繁。
蛮溪的豪族小有动摇,
世间的刺史在现在的朝廷中也不太称职。
蓬莱殿前的诸位主将,
才智如同伏波将军一般,却不能自满。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疾苦与个人的理想,作品风格沉郁悲凉,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诗人感受到社会的不安与夷族威胁。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权臣的讽刺。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内部的权谋与外部战乱的现实,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深切的关怀与思考。开篇提到“自平宫中吕太一”,将权力的游戏与奢华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和奢靡。接着提到“南海千馀日”的珠宝,象征着财富的集中,但同时“生犀翡翠稀”则显示出资源的枯竭和珍稀物品的减少,暗示了国家的危机。
诗中提到的“征戎干戈密”,传达了战乱的紧迫感,令人不安。杜甫通过描写“蛮溪豪族小动摇”,表明即使是边疆的豪族也在动荡之中,反映了国家政局的不稳定。而“世封刺史非时朝”则是对当时官员失职的控诉,表达了杜甫对当权者的失望与愤慨。
最后,提到“蓬莱殿前诸主将”,虽有英雄之才,却不得志,暗示了政治环境的复杂与艰难。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又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权力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当权者的不满,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吕太一”象征什么?
诗中“生犀翡翠稀”暗示了什么?
“世封刺史非时朝”表达了对什么的控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