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5:58
《襄阳公宅饮》
作者:孟浩然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春意盎然。诗人想要寻找一个可以悠然自得、流连忘返的地方,却发现没有比那狭窄的斜道更适合的了。美丽的绮席呈现出龙须般的纹理,香醇的酒杯中漂浮着玛瑙般的美丽。北边的树林中,修长的树木一片葱郁,南边的池塘中则长着孤立的小岛。诗人轻轻拨动着金色的花朵,心中陶醉于那红色的草丛中。谈笑间畅谈古代的文义,讨论着历史的兴衰。这里的座位并没有陈子那样的惊艳,门口也没有魏公的打扫。荣辱之间应当无隔阂,欢娱的时光应当共同珍惜。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其诗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襄阳公宅饮》创作于孟浩然的隐居生活时期。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聚会时的欢愉心情,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襄阳公宅饮》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诗歌的开头便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充盈着四周。这种优美的自然场景不仅营造了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氛围,同时也为接下来的饮酒作乐做了铺垫。
诗中反复出现的“金翠花”、“玉红草”等意象,传达出一种珍贵与美好的感觉。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尤其是“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声笑语,体现出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情。
最后两句则强调了“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人生在世,重要的不在于名利的得失,而是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快乐、共度美好时光。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孟浩然的个性,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人际间的欢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孟浩然的人生态度。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哪个时段?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D. 夜晚
诗中提到的“金翠花”和“玉红草”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愁苦
B. 自然的美丽
C. 战争的悲惨
D. 生活的艰辛
诗中提到的“荣辱应无间”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友谊的重要性
B. 名利的追求
C. 忍辱负重
D. 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