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9:35
怀魏叔子
作者: 秦松岱 〔清代〕
千里故人远,其如金玉音。
关山横笛夜,勋业倚楼心。
坐惜别离久,况兹霜雪深。
双鸿入瑶瑟,清怨激枫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千里之外的老朋友如同金玉般珍贵的声音。夜晚的关山,笛声悠扬,映照着诗人对成就的思考。坐在这里,感叹分别已久,尤其是如今霜雪深重的时节,更让人感到难以忍受的离愁。双鸿飞入瑶瑟中,清冷的怨思仿佛激荡着枫树林,令人感到无限的惆怅。
“千里故人远”可引申为古人对友情的珍视;“双鸿入瑶瑟”则可以理解为古代文人常用鸿雁来象征思念与传情,瑶瑟则是雅致音乐的代表,暗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秦松岱,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秀丽,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诗人与魏叔子的别离之际,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人在寒冷的季节里,感受到离别的愁苦,借用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情感。
秦松岱的《怀魏叔子》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千里故人远,其如金玉音”,直接表明了对远方朋友的珍视,诗人将朋友的音信比作金玉般珍贵,渗透出对友情的高度重视。接下来,通过“关山横笛夜”,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展现了在高山险关之中,夜晚笛声的孤寂与惆怅,显示出离别带来的深刻感受,渗透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思念。
“坐惜别离久,况兹霜雪深”则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分别的无奈,特别是在寒冷的霜雪季节,更显得愁苦。最后两句“双鸿入瑶瑟,清怨激枫林”,通过鸿雁和枫林意象,象征着思念与怨愁的交织,暗示着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使整首诗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与离愁,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千里故人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双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瑶瑟”是什么?
《月夜忆舍弟》与《怀魏叔子》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加强调家庭之情,而秦松岱的诗则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