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0:19
折尽高枝与亚枝,江潭凄恻早秋时。只因易得翻无况,要在关山笛里吹。
折尽了高枝和次枝,江边的潭水在这早秋的时节显得格外凄凉。只因为容易得到的东西反而显得无所谓,真正的情感却要在关山之中用笛声来表达。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涉及的“关山”和“笛声”可以联想到古人对边塞生活和情感的描绘,如王维的《送别》中的笛声和对山川的思念。这些元素在古代诗歌中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陈兆仑,清代诗人,生于晚清时期,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事,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于自然景观中。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心境交织的时期,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反映出对人生、情感的思索。
《塞下柳 其三》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折尽高枝与亚枝”一句,既是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对失去的感慨;而“江潭凄恻早秋时”则描绘了秋秋的萧索,江水的静谧与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孤独。诗的最后两句“只因易得翻无况,要在关山笛里吹”,则呈现出一种对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意识到那些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被珍视,真正的情感却需要在远方的关山中通过笛声来传达,这种对情感的渴望与思考,使整首诗富有哲理与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对情感的反思,以及对真实情感表达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江潭凄恻早秋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折尽高枝与亚枝”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关山笛里吹”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二者都表达了对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陈兆仑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对失去的感慨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