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48
圩氓筑败圩,饱腹无粟菽。
强扶南亩犁,辛苦望一熟。
插秧在中田,秋来半黄绿。
白雨忽翻盆,积潦齧圩腹。
波头卷春雷,汹涌裂坤轴。
仓皇未出门,白水已半屋。
攀椽栖木杪,寝饭杂鹅鹜。
客行舣孤舟,系缆怯水宿。
叩门乞灯火,父老迎我哭。
我亦一酸鼻,软语聊抚祝。
老稚且相收,慎勿辄弃逐。
行看散陈红,官仓有馀粟。
救尔无远谋,每饭惭食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苦农民的生活困境。他在堤坝上辛苦筑坝,却无法填饱肚子。尽管努力耕作,却只能希望有一季丰收。插秧时,田地里的稻苗在秋天时也只长成半黄半绿的状态。突然暴雨来袭,水涌进了堤坝,农民仓皇不已。春雷轰鸣,洪水汹涌而来,几乎要将家园毁灭。无奈之下,他只能攀爬到屋顶避难,而饭菜则和鹅鸭混在一起。作为漂泊的旅客,他在孤舟上停泊,惧怕水的侵袭。敲门乞求光明,乡亲们却围着他哭泣。他也感到心酸,试图用柔和的话语安慰他们。老幼相聚,提醒大家不要轻言放弃。最后,他看到散落的红色稻谷,知道官仓里还有存粮。他意识到救助他人不能只靠短期计划,自己吃饭也感到羞愧。
周紫芝,字子英,号紫芝,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和农民苦难的影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圩氓叹》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之时,周紫芝通过诗歌表达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不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人民的生活困境。
《圩氓叹》是一首极具社会批判意义的诗作,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绝望。开头几句用“筑败圩”引入,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却无力填饱肚子的悲惨现实,紧接着通过“强扶南亩犁”“辛苦望一熟”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与期盼。然而,接下来的“白雨忽翻盆”则突显了天灾的无情,诗人通过暴雨与洪水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面临灾害的农民形象。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白水已半屋”“攀椽栖木杪”等,展现了农民在水灾面前的无奈与绝望,营造出一种凄苦的氛围。而“叩门乞灯火”则是对人性光辉的呼唤,尽管环境恶劣,但人们依然保持着互助的精神。最后,诗人以“官仓有馀粟”自省,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思,警示我们在困境中应有长远的规划与自省。
整首诗以农民的苦难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然灾害无情的控诉和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反思。诗人通过对个人与社会命运的感慨,强调了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重要性,传达了一种悲悯和希望交织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农民在筑什么?
A. 堤坝
B. 房子
C. 田地
D. 河流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白水已半屋”是指水淹了农民的家。
A. 对
B. 错
填空题:诗中“我亦一酸鼻”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