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5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50:38
病起见生涯,资缘觉甚奢。
方袍嫌垢弊,律服变光华。
颇愧同诸俗,何尝异出家。
三衣如两翼,珍重汝寒鸦。
在病中醒来,看到了我的生活,
觉得生活的条件真是奢侈。
穿着的袍子嫌弃其污垢和破旧,
律服的光华也随之改变。
我颇感愧疚,与其他人无异,
何尝与修行人有不同呢?
那三件衣服如同双翼,
我珍视你这只寒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特别典故涉及,但可理解为对世俗生活与出家人生活的对比,以及对修行的反思。
作者介绍: 齐己,字宗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年不详,号“齐己”,又称“齐己和尚”。他是著名的僧侣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而闻名。齐己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具有佛教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晚期,作者在生病期间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的感慨和对出家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生活的观察,表达了齐己对世俗奢华的反思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病起见生涯”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处于病态中,正是这种身体的脆弱让他更敏感地意识到生活的奢侈。接着,诗人用“方袍嫌垢弊,律服变光华”来表达自己对衣物的厌恶,彰显了他内心对物质的厌倦与对修行的渴望。
在“颇愧同诸俗”一句中,诗人感到羞愧,意识到自己生活于世俗之中,与出家人没有太大区别。这种自我反省和内心的挣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最后一句“三衣如两翼”,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出家人对清贫生活的珍视,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心灵的自由与飞翔。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世俗与出家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世俗生活与出家修行的对比,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反思与对清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状态反思生活?
A. 生病
B. 旅行
C. 聚会
D. 工作
“三衣如两翼”中的“三衣”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修行
C. 家庭
D. 友谊
诗中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满足
B. 愤怒
C. 反思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但齐己更倾向于对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诗境的宁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