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惠庐山图者

《有惠庐山图者》

时间: 2025-05-04 01:59:37

诗句

生平岩岫饱跻攀,忽得云峦挂壁间。

不怕老来无脚力,闭门端坐看庐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37

原文展示:

有惠庐山图者
——史弥宁 〔宋代〕

生平岩岫饱跻攀,
忽得云峦挂壁间。
不怕老来无脚力,
闭门端坐看庐山。

白话文翻译:

一生中我曾多次攀登过岩石和山峰,
忽然在山壁间发现了云雾缭绕的峦峰。
即使年老体弱再也无法攀登,
我也不怕,闭门坐在家中欣赏庐山的美景。

注释:

  • 生平:一生,指作者的整个生命过程。
  • 岩岫:岩石和山峰,这里比喻大自然的壮丽。
  • 饱跻攀:饱含经历,曾经多次攀登。
  • 忽得:突然发现。
  • 云峦:云雾缭绕的山峦。
  • 挂壁间:山壁之间,指山的某个特定位置。
  • 不怕:不担心。
  • 老来:年老之后。
  • 无脚力:没有力气攀登。
  • 闭门端坐:关上门静静坐着。
  • 看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

典故解析:

“庐山”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代表了自然的壮丽和幽静。庐山不仅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此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弥宁,字子冲,号澄江,南宋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与友人交游时常吟咏。

创作背景:史弥宁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与宁静,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老年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首句“生平岩岫饱跻攀”开篇即表明了诗人丰富的攀登经历,强调了他对山水的熟悉与热爱。接着“忽得云峦挂壁间”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山间云雾的美丽,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而神秘的自然世界。后两句则转向哲思,强调即使年老体衰,无法再攀爬,诗人仍然心向自然,选择在家中欣赏庐山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的从容与淡定。

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即使身体衰老,但精神依然向往的态度,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共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平岩岫饱跻攀: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强调自己曾多次攀登高山,积累了丰富的体验。
    • 忽得云峦挂壁间:突如其来的发现,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与壮丽。
    • 不怕老来无脚力:即使年老体弱,无法再攀登高峰。
    • 闭门端坐看庐山:在家中静静欣赏庐山,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峦挂壁间”比喻山的美景,生动形象。
    • 对仗:如“生平”与“老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老年生活的从容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岩岫:象征着人生的经历与磨砺。
  • 云峦:代表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庐山:寓意着理想与归属感,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庐山”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自然的美与理想
    • C. 诗人的朋友
  2. “闭门端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自然的向往与欣赏
    • C. 对老年的恐惧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白居易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史弥宁的作品均以庐山为主题,但李白的作品更注重瞬间的壮丽景象,而史弥宁则反映了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 白铜鞮 香炉峰 题开元寺牡丹 杨叛儿 喜雪 观浙江涛 古树 汉宫曲 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自视不明 包字头的字 历服 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居功自满 廾字旁的字 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生相克 拾开头的成语 牵拘 隹字旁的字 包含隋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祸积忽微 邃险 四海他人 一尘不受 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傲霜斗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