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4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48:29
沙黄雾碧拥楼台,孤客乘危倦眼开。
吴蜀地形江口断,乾坤秋色雨边来。
凯歌未报乌蛮捷,野哭犹增画角哀。
西去风尘迷远望,请缨何日弃繻回。
诗中描绘了沙黄的雾气与碧绿的楼台交替相拥,诗人作为孤独的旅人,倦怠地睁开疲惫的双眼。吴蜀的地形在江口处显得断裂,秋天的天地间,雨水从边际飘来。凯歌尚未传来乌蛮的捷报,野外的哭声却愈发增添了画角的哀鸣。向西的风尘使得远方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时才能抛弃这身上的绣衣回归故里。
毛国翰(1640-1715),清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山水的描绘及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作大多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与当时的诗坛名家齐名。
《登文昌阁》创作于清代,诗人身处动荡的时期,国家的战争与动乱使得诗人心中充满忧愁。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动荡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这首诗以“登文昌阁”为题,描绘了诗人在阁楼上遥望江山的情景,表达了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接着,诗人从地理的角度切入,吴蜀的地形被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来,显示出诗人对地理的敏感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凯歌未报”和“野哭犹增”相互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痛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末尾的“请缨何日弃繻回”则是诗人的无奈与渴望,表达了对归乡的强烈愿望和对现实的深思。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归乡的主题展开,展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吴蜀”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地理区域?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诗中的“凯歌未报”指的是什么?
A. 胜利的消息
B. 战争的开始
C. 诗人的归乡
D. 旅途的疲惫
“请缨何日弃繻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战乱的无奈
D. 对生活的厌倦
比较《登文昌阁》与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涉及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感悟,但《登高》更侧重于对壮丽山河的赞美,而《登文昌阁》则包含了对动荡历史的沉思与归乡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