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庞道者绣观音赞

《庞道者绣观音赞》

时间: 2025-05-07 22:54:44

诗句

八万四千唯两臂,三十二应无来往。

悲观一切造诸业,慈观诸业炽然住。

清净观时无本根,幻影重重蒙古佛。

有能出世自观音,即受老翁无畏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4:44

原文展示

庞道者绣观音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八万四千唯两臂,
三十二应无来往。
悲观一切造诸业,
慈观诸业炽然住。
清净观时无本根,
幻影重重蒙古佛。
有能出世自观音,
即受老翁无畏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诗中提到:“八万四千唯两臂”,意指观音的形象简单而深邃;“三十二应无来往”,强调了观音的形态多样却不与世俗纷争。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悲悯与慈爱,指引众生走向清净,而一切幻象不过是虚无。最后,诗人强调,能够超越世俗的观音,给予了老翁无畏的庇护。

注释

  • 八万四千:佛教中形容教义复杂多样,常指佛法的众多条目。
  • 两臂:指观音菩萨的形象,象征着慈悲与救助。
  • 三十二应:指观音的三十二种化身,寓意其随应众生之需。
  • 悲观:对众生的悲悯。
  • 慈观:对万物的慈爱。
  • 清净观:指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 幻影:世间万象皆为虚幻,佛教哲学的重要概念。
  • 蒙古佛: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佛教文化或信仰背景。
  • 老翁无畏施:指观音给予众生的庇护与安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诗词见长,兼擅书法,尤以行书闻名。黄庭坚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以佛教思想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庞道者绣观音赞》写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对佛教理念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以及对世间苦难的关注,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信仰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观音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的慈悲精神与智慧。诗中“八万四千唯两臂”一句,既是对观音形象的描述,也是对其内涵的深化,反映了观音虽形象简单,然其智慧与慈悲却是无穷无尽的。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世间因果的悲观观感,更突出了慈悲对众生的重要性。诗中“清净观时无本根”,强调了超越世俗的内心清净,是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虽简短,却层次分明,情感深厚,尤其在描绘观音的慈悲与智慧时,展现了佛教思想的深邃与广博。通过文字,黄庭坚将观音的形象与理念紧密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安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万四千唯两臂:观音菩萨虽有无数化身,但其根本形象是简单的两臂,象征着慈悲的本质。
  2. 三十二应无来往:观音的三十二种化身,虽与世间万象有所应对,但不与世俗纠缠。
  3. 悲观一切造诸业:对人间一切因果的悲悯,反映了对众生苦难的深切关注。
  4. 慈观诸业炽然住:尽管有悲观的情绪,但观音的慈爱将众生的业力化解,给予安慰。
  5. 清净观时无本根:强调内心清净的重要性,超越世俗的束缚。
  6. 幻影重重蒙古佛:世间万象如幻影般虚无,反映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7. 有能出世自观音:能够超越尘世的众生,方能真正理解观音的智慧。
  8. 即受老翁无畏施:观音的庇护让众生不再畏惧,获得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观音菩萨的形象与众生的苦难作对比,展现其慈悲的特质。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 象征:观音的形象象征着慈悲与救赎,反映了佛教的核心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观音菩萨的颂赞,强调慈悲与智慧的重要性。通过对世间万象的观察,黄庭坚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关怀与对超脱的追求,展现了深刻的佛教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观音:象征慈悲、救助与智慧。
  • :象征保护与帮助的力量。
  • 幻影:指世间现象的虚幻,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诗中“八万四千”的意思,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 A. 念佛的次数
    B. 佛教教义的复杂性
    C. 观音的化身数量

  2. “清净观时无本根”中的“清净”指的是什么? A. 外在环境的清洁
    B. 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C. 观音的形象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间的批判
    B. 赞美观音的慈悲与智慧
    C. 描述个人的生活经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音菩萨赞》:另一首赞美观音的诗,深入探讨其慈悲特质。
  • 《心经》:经典佛教经文,探讨空与无常的哲学。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李白的《庐山谣》:虽风格不同,但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收录黄庭坚的诗作,提供更全面的背景与分析。
  • 《佛教与中国文化》:探讨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与融合。

相关查询

偈八首 达磨赞 水居怀古 题石桥 李伯纪丞相挽诗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其二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 奉诚园闻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篷 单耳刀的字 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遗香 瑜不搑瑕 鬲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色界天 神融气泰 挽世 一决胜负 肀字旁的字 春归人老 女字旁的字 包含炭的词语有哪些 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勿谓言之不预也 昭如日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