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12
再次韵戏赠道夫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名教自乐地,思君相与娱。
囊锥见末疾,椟玉待时沽。
雨歇鸣鸠树,薰销睡鸭炉。
不来应梦起,子学啼歈。
全诗翻译:
名教的地方本是快乐的,我想你能来一起嬉游。
口袋中的针和锥子已经快要用尽,箱子里的玉石还需要等着出售。
雨停了,杜鹃在树上鸣叫,香气飘散的炉子里,鸭子在安静地打盹。
你不来,我就应该在梦中醒来,你的孩子学着啼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名教自乐地”可视为对儒家思想的反思,强调人际关系和快乐生活的结合。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号山谷,晚号涧梅,江西九江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黄庭坚游玩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生活的琐碎与乐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诗人的闲适。
这首诗以轻松愉悦的语调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诗中通过“名教自乐地”开篇,展现了作者对儒家教义的赞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期待。接下来,通过“囊锥见末疾,椟玉待时沽”,诗人用生活中的琐事来反映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既有对物质的追求,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随着“雨歇鸣鸠树,薰销睡鸭炉”的描写,诗人巧妙地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一句“不来应梦起,子学啼歈”,更是将情绪推向高潮,暗示着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生活中对于亲情的温暖与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名教自乐地”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儒家教义
C. 生活琐事
答案: B
句“囊锥见末疾”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生活的焦虑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B
诗中的“子学啼歈”中“子”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孩子
C. 自己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但黄庭坚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