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7:46
将至南京雨中寄王巩
作者:苏辙 〔宋代〕
河牵一线流不断,
雨散千丝卷却来。
烟际横桥村十里,
船中倦客酒三杯。
老年转觉脾嫌湿,
世路早令心似灰。
赖有故人怜寂寞,
系舟待我久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到达南京时的雨景和心情。首句写河流如一条线,无尽地流淌;接着描述雨丝纷飞,仿佛把景物都卷了起来。诗人看到远处的村庄和桥,感受到自己在船中疲惫的状态,喝了三杯酒以解乏。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潮湿的天气感到厌烦,而世事的沉重让他的心情如同灰烬一般。最后,他感激有老朋友在,愿意陪伴自己,静静地等着他到来。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散文、诗词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苏辙在雨天即将到达南京,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中的南京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以河流和雨水为切入点,展现出一种连绵不断、渗透心灵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村庄和横桥,营造出一幅朦胧的意境,给人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在“船中倦客酒三杯”中,诗人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疲惫,而“老年转觉脾嫌湿”则揭示了随着年纪增长对生活的不满和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苏辙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河牵一线”与“雨散千丝”,通过生动的比喻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面对人生无常时的孤独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河牵一线”的意思是:
A. 河流宽广
B. 河流如一条线流淌
C. 河水波涛汹涌
“老年转觉脾嫌湿”中“脾”的意思是:
A. 脾气
B. 脾脏
C. 知觉
诗中提到的“倦客”指的是:
A. 船上的旅客
B. 老年人
C. 酒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辙的《将至南京雨中寄王巩》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是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内心情感的作品,前者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后者则表现对兄弟的怀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均为深沉而内敛,但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