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其二

《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8:07:49

诗句

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

昔归暂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

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

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7:49

原文展示:

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
昔归暂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
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
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

白话文翻译:

齐鲁的元勋古太师,寂寞了千年恐怕再也不会有人了。
曾经归来时暂时收敛治国之手,现在复起后又该何时问道呢?
进谒时何曾需要侍奉他,到家后依然是手握旌旗。
孔子的灵魂长寿自然应该在,秋天的晚霞中访问香山的佛教祠堂。

注释:

  • 齐鲁元勋:指的是齐鲁地区的杰出人物,古太师指的是古代的官职。
  • 寂寥:孤独、冷清。
  • 经邦:治理国家。
  • 掖侍:指的是侍奉、侍从。
  • 拥旌麾:指的是手握旗帜,象征权威或地位。
  • 孔公:指孔子,灵寿是指长寿或灵魂的存在。
  • 香山:特指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象征着佛教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等多种文体著称,尤其以诗名世。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的好友文太师致仕返回洛阳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古太师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政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太师为主题,体现了苏辙对历史人物与过往岁月的深情追忆。诗的开头直接指出古太师的崇高地位和孤独感,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接着提到古太师在政坛的经历,反映出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以孔子作为象征,表达对智慧与精神的向往,暗示着即使身处尘世,仍需追求真理与理想。这首诗在情感上深邃,结构严谨,展现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独到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齐鲁元勋古太师,寂寥千载恐无之。
    这句指出古太师的伟大与孤独,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2. 昔归暂缩经邦手,复起还当问道时。
    这里提到古太师曾经的治国经历,暗示他在归隐与重出之间的矛盾与思考。

  3. 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
    诗人强调古太师的地位与权威,表明回到家乡后依然受到尊重。

  4. 孔公灵寿固应在,秋晚香山访佛祠。
    最后通过孔子的灵魂来表达对智慧长存的信念,香山佛祠象征着精神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象征:孔子和香山的意象象征着智慧与精神追求的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太师的敬仰、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最终指向一种对智慧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太师:权威、历史的象征。
  • 孔公:智慧、道德的象征。
  • 香山:宁静、精神寄托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苏辙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香山”最可能代表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精神追求
    • C. 政治权力
    • D. 社会地位
  3. “寂寥千载恐无之”中的“寂寥”是什么意思?

    • A. 热闹
    • B. 孤独
    • C. 繁忙
    • D. 兴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石头记》:以历史人物的情感为核心。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现了历史人物的思考,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 李白《将进酒》:强调对生命的豪放态度,与苏辙的沉思形成对比。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槐花 春风 秋别 蜡烛 早发 长城 梅花 阮客旧居 诗二首 其二 见志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稽核 卝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述而不作 包含贸的词语有哪些 刮揸 劳燕分飞 见字旁的字 死败涂地 堙紊 包含豭的词语有哪些 鄂尔多 包含旄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渝涅 包含铠的词语有哪些 计日指期 三人成市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