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三首

《九日三首》

时间: 2025-05-10 20:31:53

诗句

早岁寡欢意,衰年仍病缠。

客居逢九日,斗酒破千钱。

萸菊惊秋晚,儿孙慰目前。

登高懒不出,多酌任颓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20:31:53

原文展示

九日三首
作者:苏辙

早岁寡欢意,衰年仍病缠。
客居逢九日,斗酒破千钱。
萸菊惊秋晚,儿孙慰目前。
登高懒不出,多酌任颓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就很少快乐,而到了老年仍然受到疾病的困扰。在重阳节这个日子里,身处他乡的他,喝酒花费了不少钱。看到菊花和茱萸,感叹秋天的晚来,儿孙的陪伴让他感到慰藉。然而,尽管心中有些懒散,仍然醉酒自得,无所顾虑。

注释

字词注释:

  • 早岁:年轻时。
  • 寡欢意:少有快乐的心情。
  • 衰年:年纪大了。
  • 病缠:疾病缠身。
  • 客居:在外地生活。
  • 九日:指重阳节。
  • 斗酒:指大量饮酒。
  • 萸菊:茱萸和菊花,重阳节时常见的花卉,象征节日。
  • 登高:重阳节的习俗之一,登高望远。
  • 懒不出:懒得出去。

典故解析: 重阳节(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象征长寿与健康。诗中提到的“萸菊”正是重阳节时常用的花卉,具有吉祥的寓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石塘,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上擅长诗、词、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在外地过节的孤独感和对家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对自身生老病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辙的《九日三首》以个人情感为核心,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感慨的秋日画卷。诗中开篇就表现了诗人早年的寡欢,与衰老带来的病痛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无奈与愁苦的情感。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原本是团聚欢庆的时刻,但诗人却身在他乡,感受到孤独和失落。

接下来的“斗酒破千钱”描绘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场景,虽有花费却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无所谓态度。此时,周围的菊花和茱萸伴随着秋天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最后一联“登高懒不出,多酌任颓然”则进一步突显诗人的懒散与放纵,似乎对人生的无奈感到无力改变,尽管有儿孙的陪伴,仍然无法驱散心中的阴霾。

整首诗感情真挚,透过个人的苦闷折射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家人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岁寡欢意:年轻时心情少有快乐,表现出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感慨。
  2. 衰年仍病缠:年纪大了身体仍然多病,映衬出对衰老的无奈。
  3. 客居逢九日:在外地过重阳节,强调孤独的环境。
  4. 斗酒破千钱:大量饮酒花费不菲,反映出用酒来麻痹内心的无奈。
  5. 萸菊惊秋晚:秋天的菊花与茱萸,带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儿孙慰目前:儿孙的陪伴带来些许慰藉,突显家庭的重要性。
  7. 登高懒不出:不愿意参与登高,象征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8. 多酌任颓然:醉酒自得,放任颓废,展现了对人生的豁达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常见对仗工整,如“早岁”与“衰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比喻:菊花和茱萸不仅是节日的象征,也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拟人:将季节与情感结合,使得秋天不仅是自然的变迁,也成为情感的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衰老、家庭和人生的感慨展开,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与对亲情的眷恋,展现出在人生的低谷中仍然对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与长寿,重阳节的代表。
  • 茱萸:寓意吉祥与长寿,也传递出节日的氛围。
  • :象征放纵与逃避,表达人生的无奈与麻痹。
  • 高处:登高象征着追求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是懒散与无力的表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九日三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愤怒
    D. 期待

  2.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3. 在诗中,诗人对家庭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轻视
    B. 珍惜
    C. 疏远
    D. 忽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九日三首》均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国家时局的忧虑,而苏辙则更倾向于个人的孤独与家庭的温暖。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描绘了孤独的饮酒情景,但李白的情感更加豪放,与苏辙的颓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辙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相思 见《灵芬馆诗话》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其二 舟夜 长相思·庚寅八月二十四夜自海外归,宿长相思室,感赋二解 其一 长相思 长相思 秋夜 长相思 长相思·去来心 长相思 本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哑子吃苦瓜 运意 以宫笑角 马字旁的字 渗渗 镜里采花 个人崇拜 弓字旁的字 司寇 入字旁的字 制锦 灭抑 使羊将狼 包含冒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贾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